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慕容水雪 给各位分享重点湿地包括哪些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分为几大区域?(中国分为几大区域并且各包括哪些省)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分为几大区域?

按经济带划分

中国分为几大区域?

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9个省、区)。

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5个省、市、区)。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夏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

拓展资料:区域:

1.土地的界划。指地区。《周礼·地官·序官》“廛人”汉郑玄注:“廛,民居区域之称。”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芒芒九有,区域以分。”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咨其风土,考其区域。”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七月十日》:“工人住宅系木造小屋,自成一区域。”

2.界限;范围。晋陆机《吊魏武帝文》:“死生者性命之区域。”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昔夫子修经,始发凡例;左氏立传,显其区域。科条一辨,彪炳可观。”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若泉对于这方面极感到兴趣,他常常希望能从这知识阶级运动跳到工人运动的区域里去。”

中国最大的湿地在哪里?

中国最大的湿地:拉萨拉鲁

拉萨拉鲁湿地总面积6.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45米,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属于芦苇泥炭沼泽。这里湿润的气候和丰美的水草在高原上十分难得,每年引来大批赤麻鸭、黄鸭、西藏毛腿沙鸡、斑头雁、棕头鸥、戴胜、百灵和云雀等各种野生鸟类,有时还能见到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在此嬉戏。这处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也是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1999年5月,拉露湿地被批准为区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拉鲁湿地管理站成立。它是拉萨的“大氧吧”。

我国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有哪几个?我们可以进去吗?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http://baike.baidu.com/view/30757.html#6
湿地保护区有

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丹东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洪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内部大多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3个部分。
核心区内严禁一切干扰。

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它是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研基地,如饲养、繁殖和发展本地特有生物;是对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进行研究的地区;也是保护区的主要设施基地和教育基地。

外围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除了开展与缓冲区相类似的工作外,还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中国三大湿地是哪几个

四川湿地:   四川省内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湿地有516个,总面积9617平方公里。截至2004年 底,全省共建湿地自然保护区33个,面积289公顷。   
黑龙江湿地:   黑龙江共拥有天然湿地434万公顷。   
北京湿地:   至2005年2月2日,北京的湿地保护区达到10个。

15、以下依赖湿地生存的动物中,哪一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C丹顶鹤

我国鸟类保护名录
2005-4-25


第一类保护鸟类(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绝灭的种类)
角鸊鷉 新疆、东北、华北,在长江下游越冬
短尾信天翁 沿海各省,在**及附近岛屿繁殖
斑嘴鹈鹕 沿海各省及云南、山西、新疆等
鲣鸟 上海、**及海南岛越冬,西沙群岛繁殖
白腹军舰鸟 广东沿海岛屿
白鹳 新疆西部、内蒙东北部、东北、长江下游等地
黑鹳 在东北、西北各地繁殖,长江以南越冬
朱鹮 现仅发现于陕西洋县
彩鹮 浙江、广东沿海岛屿
白鹮 东北北部繁殖,广东、福建等地越冬
黑鹮 云南南部
中华秋沙鸭 东北、华中及贵州、福建、广东
冠麻鸭 东北、河北承德
白肩雕 新疆天山、青海青海湖、长江中下游
白尾海雕 繁殖于东北及长江下游,南方沿海越冬
**海雕 辽宁旅顺、营口及河北
游隼 东北北部、华北、长江以南、新疆
斑尾榛鸡 甘肃、青海、四川部分地区
藏马鸡 我国西部和横断山脉地区
褐马鸡 青海、甘肃、河北、山西等部分地区
棕尾虹雉 西藏局部地区
绿尾虹雉 四川、青海、甘肃部分地区
白尾梢虹雉 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和西部
蓝鹇 **
白颈长尾雉 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广东
黑颈长尾雉 云南西部及南部山地
黑长尾雉 **
淡腹雪鸡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部分地区
灰腹角雉 西藏东南部
黄腹角雉 福建、广西、浙江、江西
黑头角雉 西藏西南部
赤颈鹤 云南南部
丹顶鹤 繁殖于黑龙江、吉林,长江下游越冬 <——————
白鹤 在江西鄱阳湖等地越冬
白头鹤 东北、西北及河北繁殖,在长江下游越冬
黑颈鹤 青海、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白枕鹤 东北地区繁殖,在江西、江苏、安徽越冬
棕颈犀鸟 云南西双版纳
冠斑犀鸟 云南、广西南部
双角犀鸟 云南西双版纳
白喉犀鸟 云南西双版纳

北红尾鸲

第二类保护鸟类(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灭绝危险的鸟类)
白琵鹭 北方各地夏候鸟,在华东、广东越冬
鸳鸯 在***、东北北部繁殖,长江以南越冬
白额雁 东北、新疆、西藏、华中、**
红胸黑雁 湖南洞庭湖
天鹅 新疆、东北、河北、江西、广东、**等地
瘤鸭 福建福州
猛禽 (包括国内隼形目、鸮形目所有种)
黑琴鸡 黑龙江、新疆西部和北部、河北北部
松鸡 东北北部、河北东陵、新疆北部
花尾榛鸡 东北北部和中部
白腹锦鸡 四川西部、贵州西部、云南大部
红腹锦鸡 西南地区
蓝马鸡 仅产于祁连山地区
血雉 青海、甘肃、陕西、云南、西藏
鹇雉 南方各省
绿孔雀 云南西南部和南部
孔雀雉 云南西南部和南部、海南岛
勺鸡 华东、西南、西北、河北等部分地区
白冠常尾雉 华中、华北、西南各地山区
高山雪鸡 新疆、甘肃、青海部分地区
红胸角雉 西藏南部及喜马拉雅山脉
红腹角雉 西藏、云南、广西、四川、陕西、湖南、湖北
蓑羽鹤 东北、青海、西藏、内蒙东部
灰鹤 繁殖于新疆、东北,越冬于四川、华东、华南
大鸨 夏季在东北西部。冬天迁往华北、江西等地
小鸨 新疆部分地区
小杓鹬 我国东部
小青脚鹬 上海、福建、**、广东沿海地带
棕头鸥 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山西、河北等
遗鸥 甘肃
鹦鹉 云南、广西、四川等地
蓝翅八色鸫 河南、安徽、福建、**、广西、云南

中国湿地的分布

中国湿地按地域划分为东北湿地、黄河中下游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杭州湾北滨海湿地、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和青藏高原高寒湿地 。 中国近海与海岸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珊瑚礁、河口水域、三角洲、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近海与海岸湿地以杭州湾为界,分成杭州湾以北和杭州湾以南两个部分。 (一)杭州湾以北的近海与海岸湿地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这里植物生长茂盛,潮间带无脊椎动物特别丰富,浅水区域鱼类较多,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场所,许多地区成为大量珍禽的栖息地,如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江苏盐城沿海等。 (二)杭州湾以南的近海与海岸湿地以**性海滩为主。其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在海南至福建北部沿海滩涂及**西海岸的海湾、河口的淤泥质海滩上都有天然红树林分布。 中国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从大兴安岭西麓起,沿东北—西南向,经*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直到中国西端的国境,为中国外流河与内陆河的分界线。分界线以东以南,都是外流河,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2%。分界线以西以北,除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均属内陆河,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4.8%。 在外流河中,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都是源远流长、水量很大、蕴藏巨大水利资源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发源于***高原、黄土高原、豫西山地、云贵高原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辽河、滦海河、淮河、珠江、元江等;发源于东部沿海山地的河流,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赣江等,这些河流逼近海岸,流程短、落差大,水量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中国的内陆河划分为新疆内陆诸河、青海内陆诸河、河西内陆诸河、羌塘内陆诸河和***内陆诸河五大区域,其共同点是径流产生于山区,消失于山前平原或流入内陆湖泊。 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湖泊资源开发利用和湖泊环境整治的区域特色,中国的湖泊划分为5个自然区域。 (一)东部平原地区湖泊主要指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大小湖泊,是中国湖泊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中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即位于本区。该区湖泊水情变化显著,生物生产力较高。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强烈,本区湖泊数量和面积锐减,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二)蒙新高原地区湖泊地处内陆,该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径流补给不丰,蒸发强度较大,超过湖水的补给量,湖水不断浓缩而发育成闭流类的咸水湖或盐湖。 (三)云贵高原地区湖泊全系淡水湖。区内一些大的湖泊都分布在断裂带或各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如滇池、抚仙湖、洱海等。由于入湖支流水系较多,而湖泊的出流水系普遍较少,故湖泊换水周期长,生态系统较脆弱。 (四)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高原湖群区,也是中国湖泊分布密度最大的两大稠密湖群区之一。本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水系的河源区,湖泊补水以冰雪融水为主,湖水入不敷出,干化现象显著,近期多处于萎缩状态。该区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 (五)东北平原与山区湖泊多系外流淡水湖,主要分布在松辽平原和三江平原,由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育了大小不等的湖泊。此外,丘陵和山地还有火山口湖和堰塞湖。 中国沼泽在地理分布和类型特征上,既显示出地带性规律,又有非地带性或地区性差异。全国沼泽以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青藏高原为多,天山山麓、阿尔泰山、云贵高原以及各地河漫滩、湖滨、海滨一带也有沼泽发育,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则草本沼泽居多。概括起来,中国沼泽分布有如下规律: (一)分布广而零散。中国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山地和高原都有沼泽分布,但每一块沼泽地的面积都不大,仅东北的三江平原和四川西北部的若尔盖沼泽呈集中连片分布。 (二)东部地区的沼泽多于西部。中国东部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水和地表水丰富,利于沼泽发育,故沼泽面积约占全国沼泽面积的70%左右。 (三)东部地区受纬度地带性的影响,沼泽面积有从北向南减少的总趋势。东北山地和平原,属寒温带和温带,气候比较冷湿,不仅沼泽类型多,面积也大,东北全区沼泽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向南至暖温带、**带和热带,沼泽面积迅速减小。 全国各地都有零星分布,但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中、上游以及天然湿地集中的周边区域。长江流域中、下游是中国库塘湿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我国湿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中国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也有少数分布于内陆。主要位于广东湛江,广东惠州,广西桂林,云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湖南洞庭湖,青海,西藏,***等地。

湿地,全称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条件较为苛刻,需要有大量的水分以及潮湿的环境,厚重的淤泥才能形成。
湿地生态系统有蓄洪抗旱,保持水土的作用。另外还能净化水源,改善土壤,是相当重要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