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敖万夜 给各位分享地质遗迹的分类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质遗迹一共有多少种?(地质遗迹一共有多少种类型)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地质遗迹一共有多少种?

地质遗迹依其形成原因、自然属性等可分为下列6种类型:

地质遗迹一共有多少种?

  (1)标准地质剖面:如中国最古老的**——鞍山白家坟花岗岩;陕西小秦岭元古界剖面;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层型剖面;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吉林浑江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宁夏中宁陆相泥盆系及生物群保护遗址;云南曲靖陆相泥盆系剖面;广西桂林南边村泥盆——石炭纪地层界线剖面;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非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的利吉青灰泥岩剖面;河北原阳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

  (2)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产地;新疆奇台县克拉麦里矽化木森林奇观;山东山旺中新世山旺组古生物群;辽宁抚顺煤田含昆虫琥珀遗址;山东**晚寒武世三叶虫产地;四川自贡恐龙公园博物馆;世界奇观——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

  (3)地质构造形迹: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及三个整合遗迹;辽宁大连白云山庄莲花状旋钮构造;四川松潘?甘孜多层次滑脱构造;北京西山的褶叠层构造;陕西蓝田铁炉子活动性断裂与河道错位;四川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与景观;中国主要的构造体系。

  (4)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质景观;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黄山奇峰;赞皇嶂石岩风景名胜区;丹霞山地质地貌景观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区;山东马山石柱群和硅化木群落;五大连池火山地质景观;雁荡山流纹岩峰林地质景观区;桃渚流纹岩峰林、石林景观区;涠州岛火山喷发海蚀、海积景观;天津贝壳堤、牡蛎滩保护区;西沙群岛石岛的地质景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喜马拉雅山与现代冰川;贡嘎山冰川公园;西藏羊八井地热田;西藏的间歇喷泉;雅鲁藏布江大峡湾;黄龙?九寨沟高寒岩溶钙化景观区;织金洞岩溶地质景观;黄果树瀑布群地质景观;桂林岩溶峰林地质景观;云南腾冲火山地热奇观;云南路南石林;新疆风蚀地貌景观——乌尔禾魔鬼城;长江山峡地质奇观;太鲁阁大理岩峡谷;澎湖列岛的地形景观;**的泥火山;**阳明山地热景观;**东北角海岸风景特定区的地形景观。

  (5)特大型矿床: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栾川南泥湖钼矿田;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世界“锑都”——锡矿山;白云鄂博——世界上最大的**矿床;赣南钨矿;湖南柿竹园钨铋钼锡超大型矿床;中国稀有金属和宝石明珠——阿尔泰伟晶岩;大庆油田;青海察尔汗盐湖;东胜?神木煤田;辽宁海城菱镁矿矿床。

  (6)地质灾害遗迹:大连金石滩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的地震遗迹;四川小南海地震堰塞湖遗迹;广西南丹新州矿采空区塌陷;河北唐山地震;姊归新滩滑坡;云南东川市泥石流及防治。

地质遗迹的类型

地质遗迹依其形成原因、自然属性等可分为下列6种类型:(1)标准地质剖面:如中国最古老的**——辽宁鞍山白家坟花岗岩;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等。(2)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世界奇观——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等。(3)地质构造形迹: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及三个整合遗迹等。(4)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如安徽黄山奇峰;澎湖列岛的地形景观等。(5)特大型矿床:如世界上最大的**矿床——***白云鄂博;中国稀有金属和宝石明珠——新疆阿尔泰伟晶岩;黑龙江大庆油田等。(6)地质灾害遗迹:如辽宁大连金石滩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的地震遗迹;河北唐山地震遗迹;云南东川市泥石流及防治等。

中国地理分区有哪些?怎么分?

东北: 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东北平原(包括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三部分)、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华北。

西北: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地理概念的“西北地区”是指“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是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

华北:一般指中国北部2省2市1区所在的区域,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自治区的部分地区。主要有丘陵、平原、山地三个地形带。属典型的暖温带**性季风华北地图气候。地理意义的现代华北指的是和黄土高原,南起秦岭—淮河,北至长城—燕山。

华中,自然地理上狭义指中国秦岭、淮河西部,南岭以北,巫山、雪峰山以东的长江流域地区。行政上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广义华中还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等在中国版图中部的地方。

华东:按照地理区域划分一般狭义指中国东部6省1市(包括**省为7省1市)所在的区域,包括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和上海市、**省。广义华北包括狭义华北和北京、天津、河北、***东部、东北三省。1950~1954年曾为一级行政区域。地形以丘陵、盆地、平原为主,属**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华南:自然地理广义上指中国淮河、秦岭以南地区,而根据现在的行政区划,最狭义的华南仅包括广东(包括东沙群岛)、广西、海南(包括南海诸岛)、香港和**五省区。华南地区位于我国最南部。北与华中地区相接,南面包括辽阔的南海和南海诸岛,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隔海相望。西南界线是我国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的边界。

西南:自然地理区划上包括现在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以及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广西北部。西南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形成发散状的分布。

东南: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华东)的南部,包括浙江、福建、**三省。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等十二个省、市和自治区。"10+2+2"是西部地区的最新定义.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征

地质旅游资源是地球演化的产物,是巧夺天工的神来之笔,所以它既具有旅游资源的一些基本特性,同时还具有一些独到之处。我们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地质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观赏性

在地质旅游资源中,除少数矿物资源被加工、制造成地质旅游产品外,其他所有地质旅游资源皆因其主要景观形态、色泽、组合以及所在周边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而构成观赏性。所有的旅游者都喜欢具有观赏性的旅游资源。无论是名山大川、奇峰异洞,还是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等,都是因为具有观赏性,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观赏性越强,吸引力越大,价值就越高,游人就越多。像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都因观赏性极强,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

二、多样性

地质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其复杂性,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由于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生成了形态各异、内涵丰富、科学价值较高的地质景观。例如同为岩浆活动,既可以形成巨大的花岗岩体,围岩被剥蚀后形成花岗岩山峰,也可以形成典型的火山地貌,如五大连池。再如同为流水作用,由于地质地貌不同就有瀑布、河流、湖泊等景观。地层如同厚厚的日记本,记录着曾经的地表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如地层中留下的大量的古生物化石。从第四纪人类出现以来,在地层中出现了新的关注点,即古人类的活动遗迹以及化石遗骸。较为著名的地质景观有:云南澄江寒武纪动物群、山东山旺中新世古生物群、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等。总之,地质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由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同时,也与游客的需求多元化有密切关系。

三、区域性

地质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在总体地貌景观上,我国有“南秀北雄”这一区域性的概括。“南秀”在地域上,代表秦岭淮河以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秀美景色,再细分,有西南的灵秀,华南的丽秀,这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广泛分布于南方所致;“北雄”代表黄河流域“骏马西风冀北”的雄浑。这种浑厚与黄土高原相映生辉。再如喀斯特地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该地质景观只可能出现在具有大面积的可溶性岩地区。区域特征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地质作用。各种地质旅游资源既是整个空间环境的组成部分,同时,他们的形成和演化又受其时空下的地质作用的制约。随着地质作用的区域变化,旅游资源必然存在着相应的区域差异。

四、古老性

这一特性是地质旅游资源所独有的。这里所讲的古老性不同于一些历史人文景观的悠久性,历史人文景观的时间尺度不过是几十年至数千年,而这里所讲的地质旅游资源,其时间尺度是万年至亿年。据科学考证,地球的形成年龄为46亿年,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发现的最古老的**约为43亿年。这意味着地质作用在43亿年前就已开始。地质作用是迄今未能得到全面正确的解释和模拟的事件,是人类所未经历的漫长过程。探求地球的形成、发展、演化及其未来趋势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话题。地质旅游资源所展示的点点滴滴以及其所反映的地质历史画面,都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并激发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仰与热爱。

五、独特性

对于整体地质旅游资源来讲,其具有多样性,而对于单一的地质旅游景观来讲,则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基本每一处地质旅游景观都代表一种或几种典型的地质现象,具有其独到的审美、科普和研究价值。如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就具有极强的独特性,能与张家界砂岩峰林进行比较的地貌区域在全世界仅约有四处。再如世界最大的**矿床——***白云鄂博,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河北唐山地震遗迹等地质旅游景观,都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和代表性,其价值对于整个人类是极其巨大的。

六、整体性

地质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是组合性、整体性的吸引功能。必须重点指出的是区域旅游资源整体性吸引功能在旅游资源自身主要体现为一种“美”,这是一种组合之美,整体和谐之美,代称为“区域美”。一定地域总会以一定的审美状态呈现出来,被外界所感知,形成各自的美感效应,如泰山的雄、峨眉的秀、黄山的奇、华山的险、青城的幽。正是这种“区域美”,体现了区域旅游资源在类型、数量、特征等方面的组合性,以及旅游资源单体、单类各自所呈现的审美状态的组合性与融合性,旅游资源整体吸引功能由此而产生,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也是由其地质作用决定的。

七、科学性

地质旅游资源是地质资源中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包含有地质科学的所有内涵,如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物质及其结构、地球的发展、地球的现状和未来、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演化发展、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及地质景观。旅游地质资源科学性和观赏性的识别、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都是以地质科学为基础、以地质科学为依据的。地质科学构成了地质旅游资源科学性的核心和地质旅游资源的品位。

八、永续性

地质旅游资源是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大自然的结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一旦破坏,便无法复原,所以地质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地质旅游资源主要用于观赏、科考等。

地球的历史可划分为几个地质时代

C.一共六代是:太古代、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每个国家公民均有保护的权利及义务,而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则负责对其实施监督管理。1984年前该项工作只是作为其它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部分保护内容;1984年后,原地质矿产部着手有计划地开展调研工作,组织制定规划及规章的编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正轨,并先后于1987年、1995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及《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自1985年建立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天津蓟县)后,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得到较快的发展。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又组织起草了有关地质遗迹管理办法,并召开相关会议,促进该项工作的进展。在中国,为配合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8月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及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制定了有关申报、评选办法。地质公园内保存于瓦窑组底部岩层中的古生物化石群,是中国近年来新发现的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群之一。由海生爬行动物、鱼类、牙形石、海百合、菊石、双壳、腹足、腕足以及植物等,多门类生物构成的一个十分奇妙的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园内古生物化石极其丰富,绝大部分门类的化石都可在野外露头上见及,有完整的个体和精美的形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加之园内随处可见的地层剖面、沉积构造、地质地貌和地质灾害遗迹等地质景观,是不可多得的进行地学旅游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关岭生物群绝大部分化石不仅个体较大,而且形态优美。分布有多种类、大数量、极其完整的生物化石,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极为少见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资源量丰富,分布地层密度大。在厚仅10 米左右的地层中,大量保存着门类众多的古生物化石。许多古生物化石呈层状保存,有些单层几乎全由化石组成。已发掘的海百合化石和各种。“龙化石”成百上千件,但却仅是关岭生物群总量的的极少部分,不足万分之一。二是门类众多。已记述了关岭生物群10 门类。显示出其中9 个为新命名的属种。三是大多数生物化石肉眼可见,特别是海百合和海生爬行类化石不光形体具大,而且形态非常优美,极具观赏性。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

根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文件要求,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地质遗迹分区可分为: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保护区四个级别,保护区范围明确,各级保护区也有明确的保护要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区划分如下: 保护区名称 面积(千米) 主要保护内容 特级区 红石峡景区 0.29 黑龙王庙断层、U谷、交错层理、一线天、角度不整合、层面龟裂纹、障谷、水潭、黑龙叠瀑、碧水丹峡 潭瀑峡景区 0.40 天瀑、大型波痕、叠层石、鲕状灰岩、嶂谷、围谷、三叶虫化石、垮塌双峰 龙脊长城景区 3.23 龙脊长城、白鹤松、三叶虫化石、一线天、峰墙地貌、云阳峡谷、悬沟、正北瓮谷、崩塌岩堆等 一级区 泉瀑峡景区 0.83 凤尾瀑、叠瀑、瓮谷、水帘瀑、双瀑、丫字瀑、叠瀑、跌瀑、**瀑、线瀑、冰瀑、蝴蝶石、崩塌岩堆、U型谷、泉华 茱萸峰景区 5.80 叠彩洞、茱萸峰、寒武系剖面、三叶虫化石、药王洞 青天河景区 14.72 石瀑、峰丛、青天河峡谷和水库、靳家岭喀斯特地貌、新生代地层、中生代地层、古生代地层、远古代地层 卫源湖景区 17.26 牛轭谷地景观、群英湖泊景观、干流峡谷景观、峰林 青龙峡景区 3.69 长崖、石钟*、石瀑、石帘、黄龙瀑、望龙瀑、叠瀑、天然石碑、角石化石、V谷、一线三纪标准地质剖面 仙神河景区 1.63 帘瀑、线型长崖、叠瀑、之形长崖、U型长崖、崩塌岩块、浴泉、太平瓮谷、古铜矿遗迹、角度不整合等 二级区 艾曲溶洞景区 1.19 溶洞 百家岩景区 1.43 赤壁丹崖、孝女塔危岩、之字型天门幽谷、天门悬沟、泥裂、丹崖长墙、竹林七贤 丹河峡谷景区 11.21 断裂崖、沟谷、溶洞 逍遥河景区 5.02 八仙峰峰丛、逍遥河峰簇、**山峰丛、行口瓮谷、悬沟、U型崖叠谷、线型长崖、中国华北最大的平行不整合面(C2/O2)等 净影峡景区 0.75 构造水蚀模型、断层 月山寺景区 1.47 月山寺、连环井、将军柏、沧公洞楼 **区 保护缓冲区 499.85 综合旅游资源及风景区生态缓冲区 (表格资料来源于: )

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地质环境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地震灾害的防御与减轻不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地质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地壳表层的**、土壤、**水等地质体及其活动的总体。
  本条例所称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包括有重要观赏或者重大科研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及宝玉石产地等。
  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有害的地质现象,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国土资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地质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质环境的义务,对所发现的地质环境方面的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当地人民**;对破坏地质环境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提高地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第八条 在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第九条 申请开采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由具有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出具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县级以上人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未获批准的,不予核发采矿许可证。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应当附具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第十条 地质环境保护工程设施必须与矿山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第十一条 开采矿产资源造成地质环境破坏的,采矿权人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恢复或者治理措施。第十二条 采矿权人应当确定人员负责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采矿权人报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年度报告中,应当包括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情况。第十三条 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
  备用金归缴存的采矿权人所有,专户储存,专项用于该采矿权人采矿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的治理,不得挪作他用。
  备用金的收取、使用和管理办法由省人民**另行制定。第三章 地质遗迹保护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调查,加强对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五条 工程设施建设应当避开地质遗迹保护区;确实无法避开的,应当经批准设立该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人民**审核同意,并采取保护地质遗迹的措施。
  地质遗迹保护区内的原有设施,对地质遗迹构成危害的,应当限期治理;对逾期不治理或者治理不合格的,限期拆除。第十六条 禁止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进行对地质遗迹有损害的采矿、采石、取土、**等活动。第十七条 禁止擅自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采集地质遗迹标本。因教学、科研需要采集地质遗迹标本的,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地质遗迹保护区在风景名胜区或者森林公园范围内的,还应当依法征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第十八条 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应当编制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批准;地质遗迹资源在风景名胜区或者森林公园范围内的,在报同级人民**批准之前,还应当依法征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地质公园的设立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编制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防灾预案,报本级人民**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各级人民**应当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在预算内安排防治经费,用于地质灾害监测、应急调查和防治。

自然保护区分为几个类别?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类别:

(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持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作为主要保持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我国地质地貌景观有哪些主要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中国地大物博,地质形态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种较为著名的作为代表。
中国地形呈现**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黄土高原,第**阶梯华北平原。
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貌主要是高寒荒漠,戈壁滩,冰川。著名代表新疆罗布泊,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藏北高原。
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沙漠为主,地貌主要是高原,沙漠,盆地。著名代表新疆塔里木盆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貌主要是低矮山脉,半岛,洼地。著名代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辽东半岛,山东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