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万夕澜 给各位分享汾渭平原指哪些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汾渭平原是指哪些地区(汾渭平原是哪里)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汾渭平原是指哪些地区

汾渭平原是黄河流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及其台塬阶地的总称,北起山西省代县,南抵陕西省秦岭山脉,西至陕西省宝鸡市,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长约760千米,宽40~100千米,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山西省的运城、临汾、太原等11个地市。

汾渭平原是指哪些地区

该平原区域土地总面积近7万平方千米,位列中国第四大平原,也是黄河中游地区最大的冲积平原。汾渭平原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迹繁多,不但是华夏文明和中国历史的摇篮,也是黄河流域资源条件优越、工农业生产水平高、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

扩展资料:

陕西省渭河平原和山西省汾河平原的总称。两个平原通过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第二大支流汾河注入黄河的谷地连接一体。

其共同特点是:平原是由汾渭地堑经汾、渭二河冲积而成。因此延伸方向与汾渭地堑走向一致,均呈狭长形,平原宽窄不一。

汾河平原又称汾河谷地,位于山西省中部和南部,北接忻定盆地(忻县、定襄),南接渭河平原,走向为东北—西南向再转东西向,是因汾河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汾河平原分为北部的晋中盆地(太原盆地)和南部的临汾盆地,是山西境内重要的农业区和经济区。

渭河平原(Weihe Plain),又称关中平原(Guanzhong Plain),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介于秦岭山脉和北山山系(桥山、子午岭及陇山等)之间,东北部过黄河与山西省汾河平原相接。

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6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亦有雅称“秦中”之说。

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市及杨凌区。东西长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这里自古灌溉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是中国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汾渭平原

读“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回答问题:(1)甘肃新疆主产区位于______(干湿地区),汾渭

(1)根据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可知,甘肃、新疆位于干旱地区,汾渭平原位于暖温带.(2)河套平原主要灌溉水源来自于黄河.(3)水稻是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故“杂交水稻”适宜在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和华南主产区种植.(4)黄海淮平原即华北平原,该地区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5)东北平原经济协作条件好、农业工业有良好基础,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造成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所以应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于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应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6)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要走科技兴农之路;科技兴农表现在多方面,如管理的科学性,即科学有效的管理农业生产,如免耕播种、秸秆还田技术、无土栽培等.故答案为:(1)干旱地区;暖温带;(2)黄河;(3)长江流域;华南;(4)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造成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于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应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病因和处方对应,意思正确即可);(6)科技兴农;免耕播种等.

北方有什么平原

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之间,南北长约1000多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可分为3个部分,东北部主要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则为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东北大平原是一个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平原。)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北起石咀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宁夏平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流程397公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延名至今,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面积约25,0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质较好,有黄河灌溉之利,为宁夏与***重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 (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故又称黄淮海平原。)

中国北方是哪些地方,南方是什么地方 ?

一、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看:

1、中国北方: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东部、江苏中原官话区、安徽中原官话区。

2、中国南方: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海南、**、甘肃东南部与河南信阳市、南阳市。

二、从地理角度来看:

1、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2、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扩展资料:

南北方气候条件的不同是造**民的习俗、饮食、农业等差异的主要因素。

一、北方

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流易泛滥成灾;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夏季暴雨)。

二、南方

南方地区以热带**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火烧寮为全国“雨极”,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

东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冬季气温在0度以上。雷州半岛,云南和**南部以及海南在15度以上。云南,广东,海南,**受寒潮影响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方

地区中最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是 A成都平原B太湖平原C江汉平原D汾渭平原

选择B,太湖平原。外向型农业主要要依托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的地区。目前在我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

谁有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知识点?要全,借用一下

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集中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开发和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
33、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9、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为深层**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水。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70、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西藏省目前没有铁路线。
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
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送。
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主业。
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
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三大棉区。
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
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
86、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主业为“龙头”产业。
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 ,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中国四大地区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中国四大地区的分界线分别是: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

根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不同, 我国大致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 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大**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 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 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f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 月 0℃等 温线和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 部临东海、南海; \f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 自治区);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 月 0℃等 温线和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在具 有灌溉条件的河流附近和绿洲,可以发展种植业 和栽培业(如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著名的“塞 \f外江南”)。而多数地区由于降水少,只能发展牧 业。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场分布地。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 和阿尔金山以南; \f发展到明朝达到了一个高峰,那就是粉争,明朝的粉争只要是对方说的话献的策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气候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