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沈醉斐 给各位分享亚洲公认第一名院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医学一门三院士是指哪三位?(医学一门三院士是指哪三位院士)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医学一门三院士是指哪三位?
黎介寿、黎磊石和他们的长兄黎鳌(已去世)是享誉中外医学领域的院士三兄弟,都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们义无反顾地留在祖国**。在30多次递交入*申请书后,黎介寿、黎磊石先后于1979年和1981年加入中国***。黎介寿今年83岁,是我国著名的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肠外瘘治疗领域的权威。他开创了亚洲人同种异体全小肠移植的先河。黎磊石今年81岁,是我国现代肾脏病学的开拓者,国际著名肾脏病专家。如今,两位耄耋老人仍孜孜不倦,集医、教、研任务于一身,与他们接触后方知,不懈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对病人的热爱。
二胡演奏家吴赣伯介绍?
吴赣伯,原籍江西南昌,早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先后从师周皓、陆修棠、陈俊英、杨雨森等教授,及民间音乐家孙文明先生学习二胡演奏。并随胡登跳、夏野及叶栋等教授学习中国基本乐理,在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先后任职东方歌舞团与**民族乐团。一九八一年,移居香港。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影艺学院任教作为发起人之一创建香港民族音乐学会。一九九一年,吴氏获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荣誉研究院士荣称。并为该中心中国音乐研究室成员。其辑着有《项斯华演奏中国筝谱》、《孙文明二胡曲集》达欣出版社上海、《传统二胡基础教程》上海利通图书、《民族音乐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中国新音乐史论集.<新音乐与国乐改进>》,页 7-118 ,《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国乐思想批判》、《国乐随笔》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中国人与中国音樂》观念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二十世纪中**乐人物志》、《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
华科最**校友?
答:华科最**的校友,有2人。1、周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清华大学精仪系学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硕士学位,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教育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无论从学术方面、**方面,还是从国内外知名度来说,周济应该算是榜上有名!2、李娜,湖北武汉人,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湖北人的骄傲。2002年就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专业。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网球单打冠军,亚洲历史上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徐光宪是谁?
徐光宪(1920— )中国****员,中国**同盟盟员,汉族。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上虞市,曾就读于著名的春晖中学,受到夏丏尊、朱自清、李叔同(弘一法师)等著名前辈的熏陶。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不久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被选为亚洲化**合会**。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能系(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副主任、**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徐光宪夫人高小霞,亦是化学家。
新中国最著名的八大科学家?
新中国八大著名科学家
1、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李四光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3、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4、竺可桢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5、邓稼先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弹和**,把中国国防自卫**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6、钱伟长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六至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中国**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委员会副**,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7、侯德榜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启荣,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20世纪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40~50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8、钱三强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名誉**,中国物理学会副理长、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