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万辰耀 给各位分享质保界定标准规范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产品保质期的法律法规(产品保质期规定)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产品保质期的法律法规
一、国家食品主管部门对一些食品保质期作出了以下规定
1、奶粉:马口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500克塑料袋装为4个月。甜炼*:马口铁罐装为9个月,玻璃瓶装为3个月。
2、麦*精:镀锡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3、糖果:第一、第四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二、第三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个月)。
4、鱼类:禽类罐头为24个月,水果蔬菜罐头为15个月,易拉罐、玻璃瓶装果汁、蔬菜汁饮料为6个月。
5、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乐汽水玻璃瓶装为3个月,罐装为6个月。
6、11-12度熟啤酒省优以上为4个月,普通为2个月。14度啤酒为3个月,10.5度熟啤酒为50天,葡萄酒、果酒为6个月,汽酒为3个月,瓶装黄酒暂定为3个月,露酒为6个月。
7、饼干:镀锡铁罐装为3个月,塑料袋装为2个月,散装为1个月,塑料袋装方便面为3个月,夹心巧克力为3个月,纯巧克力为6个月。
8、 油炸干果、番茄酱铁罐装、玻璃瓶装为12个月。
9、酱油和食醋为6个月。
二、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经营者应当赔偿消费者因食用过期食品而遭受的损失;除赔偿损失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支付十倍食品价款的赔偿金。
2、行政责任: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及过期食品,并给予罚款处罚,并可吊销营业执照。
3、刑事责任:故意销售过期食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一)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质保期的法律规定
质保期的法律规定一般为两年。质保期的法律规定有:1、有约定的,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内验收;2、未约定检验期限的,应当在合理期限内验收,这个合理期限就是指收货方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期限;3、无法确定合理期限的,检验期限为2年;4、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2年的规定;5、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不受上述四项的限制;6、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二十条 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限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限的,应当及时检验。第六百二十一条 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限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限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买受人怠于通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限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限内通知出卖人。买受人在合理期限内未通知或者自收到标的物之日起二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是,对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二年的规定。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不受前两款规定的通知时间的限制。第六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约定的检验期限过短,根据标的物的性质和交易习惯,买受人在检验期限内难以完成全面检验的,该期限仅视为买受人对标的物的外观瑕疵提出异议的期限。约定的检验期限或者质量保证期短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期限的,应当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为准。
国家规定的三包具体有哪些
法律分析:三包服务是指维修、更换、退货的保证。实施商品或服务三包,是经营者保证商品质量的一种方式。三包的基本内容是,经营者有义务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质量问题时免费修理、更换、退货。经营者未履行该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三包政策是零售企业销售的商品“退货、更换、维护”的简称。是指卖方在货物进入消费领域后一定时间内对买方货物采取的信用担保方式。三包政策为用户不正确使用和存储导致产品质量故障提供此服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七条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八条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第九条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国家规定建筑工程质量保修期是多少
国家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房屋建筑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一)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四)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为2年;(五)装修工程为2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约定。其他有关规定:1.房屋建筑工程保修期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2.房屋建筑工程在保修期限内出现质量**,建设单位或者房屋建筑所有人应当向施工单位发出保修通知。施工单位接到保修通知后,应当到现场核查情况,在保修书约定的时间内予以保修。发生涉及结构安全或者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紧急抢修事故,施工单位接到保修通知后,应当立即到达现场抢修。3.发生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建设单位或者房屋建筑所有人应当立即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由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保修方案,施工单位实施保修,原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定,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质量保修书中应当明确建设工程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
产品质量标准有哪些?
完整的产品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个方面: 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订的技术准则。根据其内容不同,技术标准又可分解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三方面的内容。 1)基础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制订产品标准和其他标准的依据。常用的基础标准主要有: 通用科学技术语言标准; 精度与互换性标准; 结构要素标准; 实现产品系列化和保证配套关系的标准; 材料方面的标准等。 2)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质量和规格等方面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依据。产品标准的内容一般包括: 产品的类型、品种和结构形式; 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产品的包装、贮运、保管规则; 产品的操作说明,等等。 3)方法标准:是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为目的,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工作程序、操作规则和方法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主要包括检查和评定产品质量的方法标准、统一的作业程序标准和各种业务工作程序标准或要求等等。 2、管理标准 所谓管理标准是指为了达到质量的目标,而对企业中重复出现的管理工作所规定的行动准则。它是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手段。管理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经营工作标准。它是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工作的工作程序、办事守则、职责范围、控制方法等的具体规定。 2)管理业务标准。它是对企业各管理部门的各种管理业务工作要求的具体规定。 3)技术管理标准。它是为有效地进行技术管理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而作出的必须遵守的准则。 4)经济管理标准。它是指对企业的各种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协调处理所作出的各种工作准则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