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梁之顺 给各位分享西南地区自然遗产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四川有5处世界遗产是那些(四川有几处世界遗产)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四川有5处世界遗产是那些

四川有5处世界遗产:

四川有5处世界遗产是那些

1、九寨沟 ---世界自然遗产

2、峨眉山--乐山---自然、文化双遗产

3、青城山 --文化遗产

4、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遗产

5、黄龙---世界自然遗产

四川境内的世界遗产包括以下5项:自然遗产3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1处:峨眉山风景区,含乐山大佛风景区

文化遗产1处:青城山与都江堰

扩展资料:

主要分类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复合遗产。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洞*以及其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

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他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名录》的理由)。

另外,“文化景观”是包含于“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并不是单独的一类遗产。

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混合遗产

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Mixed Site)简称“混合遗产”、“复合遗产”、“双重遗产”。按照《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

只有同时部分满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定义的遗产项目才能成为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介于东经97°21'~108°33'和北纬26°03'~34°19'之间,地处长江上游,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五位。

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东西边境时差51分钟。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

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地形地貌

四川位于中国**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

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

土壤类型丰富,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四川盆地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长江上游,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是川渝的主体区域,人口稠密,城镇密布。

四川盆地按方位可以细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

水文

四川河流众多,以长江水系为主。黄河一小段流经四川西北部,为四川和青海两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

长江上游金沙江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云南的边界,在攀枝花流经四川南部,在宜宾流经四川东南部,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

四川主要的湖泊有邛海、泸沽湖和马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世界遗产

百度百科——四川

江苏适合自驾游的地方有哪些

溧阳1号公路是首批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全长365公里,连接该市86个行政村、352个自然村、2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23个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对外快速连通周边7个县市。

四川有几处世界遗产?

四川有五处世界遗产:
1.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2.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3.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4.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我国有四处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哪四个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单(截至2018年7月2日):

武陵源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总面积264Km²,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和天子山等三大景区组成。

主要景观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境内共有3103座奇峰,姿态万千,蔚为壮观。加之沟壑纵横,溪涧密布,森林茂密,人迹罕至,森林覆盖率85%,植被覆盖率99%,中、高等植物3000余种,乔木树种700余种,可供观赏园林花卉多达450种。

陆生脊椎动物50科116种。区内**溶洞串珠贯玉,已开发的黄龙洞初探长度达11公里。武凌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而闻名于世。

九寨沟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今九寨沟县)境内,距离成都市400多公里,是一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因周围有9 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总面积约620Km²,大约有52%的面积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林中夹生的箭竹和各种奇花异草,使举世闻名的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珍稀动物乐于栖息在此。

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 森林之美。沟中地僻人稀,景物特异,富于原始自然风貌,有“童话世界”之誉。有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区,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这五绝而驰名中外。

黄龙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面积700Km²。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仿佛是一条金色巨龙,并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峡谷等景观。

黄龙风景名胜区既以独特的岩溶景观著称于世,也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从黄龙沟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顶(海拔3800米)依次出现**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

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在内的10余种珍贵动物倘佯其间,使黄龙景区的特殊岩溶地貌与珍稀动植物资源相互交织,浑然天成。以其雄、峻、奇、野风景特色,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的美誉。

三江并流

三江并流国家公园坐落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山区,占地面积约170万平方公顷。公园内包含有8种保护区域的地貌,其特点主要是:亚洲三大河流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平行自北向南流淌,它们流经海拔3000余米的峡谷,两岸是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河期峭壁。这个地区是中国的地震中心,也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气候现象地点之一。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的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整个区域面积达4.1万Km²。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跨越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三个地州,区内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稀有动物、珍贵植物等奇异景观。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大熊猫栖息地是中国稀有的“活化石”动物栖息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Km²,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也是全球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它曾被自然保护国际选定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被全球环境保护组织确定为全球200个生态区之一。

三清山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江西三清山国家公园的遗产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的花岗**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中国南方喀斯特

第一期: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县、重庆武隆,2007.6

第二期:重庆金佛山、贵州施秉、广西桂林、环江,2014.6.23

喀斯特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喀斯特有面积大、地貌多样、典型、生物生态丰富等特点,“中国南方喀斯特”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域。

“中国南方喀斯特”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锥状喀斯特(峰林)、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坑群等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距今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

这一区域很多景点享誉国内外。比如云南石林素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世界喀斯特的精华”;贵州荔波是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处,曾入选“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中国丹霞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中国丹霞是中国境内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内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来力量(包括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总称。这一遗产包括中国西南部**带地区的6处遗址。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壮观的红色悬崖以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包括雄伟的天然岩柱、岩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这里跌宕起伏的地貌,对保护包括约400 种稀有或受威胁物种在内的**带常绿阔叶林和许多动植物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包括江西鹰潭龙虎山风景区、广东丹霞山风景区,贵州赤水风景区,福建泰宁风景区,浙江江郎山风景区,湖南崀山风景区。

澄江化石地

中国首个化石类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境内,面积512公顷,缓冲区面积220公顷,距今5.3亿年,于1984年被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之一”。

澄江化石地共涵盖16个门类、200余个物种,这在世界同类化石地中极为罕见,完整展示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新疆天山

新疆天山属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温带干旱地区最大的山脉链,也是全球最大的东西走向的**山脉。此次申报的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由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博格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音布鲁克和阿克苏地区的托木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喀拉峻—库尔德宁等四个区域组成,总面积达5759Km²。

新疆天山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集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南北坡景观差异和植物多样性,体现了帕米尔—天山山地生物生态演进过程,也是中亚山地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种的最重要栖息地,突出代表了这一区域由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替代的生物进化过程。

可可西里

2017年7月7日下午13时,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长江三峡,北倚十堰市房县、竹山县,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坐拥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

2016年7月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把湖北神农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神农架是湖北长江和汉江的分水岭。神农架林区共有四大水系,分为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四大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317条,其中: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条。

神农架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降水总量为36.4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2.00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22—2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13591立方米。

梵净山

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印江、松桃3县交界处,总面积为41900公顷,其中核心区25800 公顷,缓冲区2800公顷,试验区13300公顷(其中旅游小区12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 brelichi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自然遗产

成都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四川文化遗产:1.青城山-都江堰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举世闻名的灌溉系统。青城山是中国最重要的道教文化中心之一。青城山和都江堰在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黄龙黄龙位于岷山山脉南麓,是川西北的一处风景名胜。它以其多山的地貌、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壮观的石灰岩地貌、瀑布和温泉而闻名。1992年,黄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3.九寨沟九寨沟位于四川西北部,是青藏高原边缘的一部分。它以众多的多层瀑布、五颜六色的湖泊和白雪皑皑的山峰而闻名。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4.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和金笳。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位于四川省西部,占全球大熊猫栖息地的30%以上,有5000 ~ 6000种植物,200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5.峨眉山景区和大佛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乐山大佛坐像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