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敖沛睿 给各位分享树木应用系统分类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园林树木有哪些分类?(园林树木有哪些分类)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园林树木有哪些分类?
园林树木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露地栽植和应用的木本植物,是构成园林风景的主要植物材料,也是发挥园林功能绿化效益的主要植物群落,其分类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在园林建设中常见应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按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
1.乔木类
树体高大(通常5m以上),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又可按树高分为乔木(20m以上),如油松、云杉、毛白杨等;中乔木(高11~20m),如槐树、旱柳、栾树等;小乔木(6~10m),如山桃、樱花、红叶李等。还可按生长速度分为速生树,如杨树、柳树、泡桐等;中速树,如栾树、柿树等;慢生树,如油松、银杏等。
2.灌木类
树体矮小(通常在6m以下),主干低矮,无明显主干或主干甚短,如砂地柏、月季、金银木、蜡梅、牡丹、紫荆等。
以上乔灌木按是否落叶,可分为常绿树和落叶树;按叶的类型又可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
3.丛木类
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干,如玫瑰、黄刺玫、棣棠、连翘等。
4.藤木类
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多借助于吸盘(如地锦等)、吸附根(如凌霄等)、卷须(如葡萄等)、蔓条(如蔷薇、藤本月季等)及干茎本身的缠绕性而攀缘于其他物体(如紫藤等)。
5.匍匐类
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长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铺地柏等。
二、按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
1.观树形树木类
即形木类,如雪松、油松、龙爪槐、蜀桧等。
2.观叶树木类
即叶木类,如黄栌、红叶李、银杏、七叶树、枸骨、红枫、鹅掌楸等。
3.观花树木类
即花木类,如玉兰、牡丹、榆叶梅、连翘、月季、木槿、紫薇等。
4.观果树木类
即果木类,如水栒子、火棘、金银木、柿树、山楂、小紫珠、枸骨等。
5.观枝干树木类
即干枝类,如白皮松、红瑞木、山桃、卫矛、金丝垂柳、金枝国槐等。
6.赏根树干类
即根木类,如榕树。
三、按园林绿化用途分类
1.庭园树类
又称独赏树、孤植树、赏形树、园景树等,是指栽植于庭园、庭院、绿地、公园、广场等地,作为局部的中心景物,赏其树形或姿态,也有赏其花、果、叶色(形)的树木。如雪松、龙柏、紫叶李、油松、玉兰、银杏、山桃、海棠等。
2.庭荫树类
是指植于庭园、庭院、公园绿地以取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木,一般多为冠大荫浓的落叶乔木,在冬季人们需要阳光时落叶。如垂柳、悬铃木、栾树、槐树、梧桐等。
3.行道树类
是种植在道路两旁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可构成街道的树木,如槐树、栾树、白蜡、银杏、垂柳、法桐、千头椿等。
4.林丛类
即长度在200m以上,宽度为20~50m的范围内,栽植3排以上的树木,即构成林带或片林,常用的树种如毛白杨、刺槐、栾树、五角枫、白蜡等。
5.花灌木类
通常指有美丽芳香的花朵或色彩艳丽的果实的灌木,如连翘、榆叶梅、月季、珍珠梅、木槿、牡丹、小紫珠、碧桃、黄刺玫等。
6.藤木类
是具有细长茎蔓的木质藤本植物,它们可以攀缘或垂挂在各种支架上,有的可以直接吸附于垂直的墙面上,不占或很少占用土地面积,应用形式灵活多样,是棚架、花廊、枯树、墙面、围篱、拱门、山石、坡地上绿化的好材料,如凌霄、爬山虎、美国地锦、紫藤、金银花、蔷薇等。
7.绿篱植物类
是成行成排(单或双排)密植,修整成一定形状,主要起范围和防范作用,也可用来分隔空间或屏障视线的树木,如大叶黄杨、锦熟黄杨、桧柏、侧柏、小叶女贞、红叶小檗等。
8.地被植物类
是指用于对*露地面或边坡进行绿化覆盖的低矮、匍匐的木本植物,如铺地柏、络石、常春藤、扶芳藤、爬山虎、美国地锦等。
9.防护树类
是指对烟尘、有害气体抗性较强,有些还能吸收一部分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适用于工厂及矿区绿化的树种,如臭椿、构树、槐树、大叶黄杨、桧柏、侧柏、**、白皮松、紫穗槐、木槿等。
10.盆栽桩景类
适用于盆栽或制作盆景的树木,如五针松、榔榆、榕树、火棘、枸骨、银杏、桂花、蚊母树、葡萄、六月雪、罗汉松等。
树木的种类有多少种?
树木的种类:
1,按树木生长类型分类:
(1)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2)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米以下),主干底矮。
(3)藤木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如爬山虎)。
(4)匍匐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如铺地柏)。
2,按对环境因子的适应力分类:
(1)按照热量因子,热带树种、**带树种、温带树种和寒带亚寒带树种。
(2)按照水分因子,可分为耐旱树种(可分数级)、耐湿树种(可分数级)。
(3)按照光照因子,阳性树、中性数、*性树,每类中又可分数级。
(4)按照空气因子,抗风树种、抗烟害和有毒气体树种、抗粉尘树种和卫生保健树种(能分泌挥发杀菌素和有益人类的芳香分子)等四类。
(5)按照土壤因子,喜酸树种、耐碱性树种、耐瘠薄和海岸树种。
3,按树木观赏特性分类:
(1)赏树形树木类(形木类);
(2)赏叶树木类(叶木类);
(3)赏花树木类(花木类);
(4)赏果树木类(果木类);
(5)赏根树木类(根木类);
4,按树木的用途分类:
(1)独赏树(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
(2)遮荫树;行道树;防护树;林从类;
(3)花木类;藤木类;植篱及绿雕塑类;
(4)地被植物类;屋基种植类;桩景类;室内绿化装饰类。
扩展资料
树木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和防止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树木是氧气制造厂,1公顷阔叶林1天可以吸收1吨二**碳,释放出0.73吨氧气。
树木是粉尘过滤器。当含尘量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颗粒较大的粉尘会迅速下降。另外,有些树木的表皮长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出油脂,它们能把粉尘粘在身上,从而使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大大降低。
树木是杀菌能手。许多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杀菌素,**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原菌。据调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为400万个,林荫道上为58万个,公园里为1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大楼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差7万多倍。
此外,树木还是天然水库,天然消声器和天然空调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树木
叶木类园林树木有何特征?又可分为哪几类?
①园林树木。适于在园林绿地及风景区中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和灌木、藤本。很多具有美丽的花、果、叶、枝或树形;也包括一些在城市及工矿区绿化中能起卫生防护和改善环境作用的树种;有的还兼能提供果品、油料、木材、药材等产品,是园林绿化的骨干植物。按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和应用方式可以分为:庭荫树、行道树、孤赏树、花木(花灌木)、绿篱植物、木本地被植物和防护植物等。按观赏特性可分为观树形、观叶、观花、观果、观芽、观枝、观干及观根等类。在观树形树木中,通常可分圆柱形如箭杆杨)、尖塔形(如雪松)、卵圆形(如加拿大杨)、倒卵形(如千头柏) 、球形(如五角槭)、扁球形(如板栗)、钟形(如欧洲山毛榉)、倒钟形(如槐)、馒头形(如馒头柳)、伞形(如龙爪槐)、盘伞形(如老年期的油松)、棕榈形(如棕榈)、丛生形如玫瑰)、拱枝形(如连翘) 、偃卧形(如鹿角桧)、匍匐形(如偃柏)、悬崖形(如生长在高山**缝隙中的树木)、苍虬形(如复壮的老年期树木)、风致形(受自然环境因子影响而形成富于艺术风格的树形)等。
②露地花卉。包括一 、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生花卉(**植物),水生花卉,草坪植物和园林地被植物等。
③温室花卉和室内植物。一般指温带地区须常年或一段时间在温室栽培者,又可分为热带水生植物、秋海棠类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凤梨科植物和柑橘类植物、仙人掌类与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观赏蕨类、兰花、松柏类、棕榈类植物,以及温室花木、温室盆花和盆景植物等。
园林植物是园林树木及花卉的总称。按照通常园林应用的分类方法,园林树木一般分为乔木、灌木、藤本三类。花卉给人普遍的印象是草本花卉类。花卉的广义要领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及盆景等。总而言之,园林植物涵盖了所有具观赏价值的植物。
园林植物就其本身而言是指有形态、色彩、生长规律的生命**,而对景观设计者来说,又是一个象征符号,可根据符号元素的长短、粗细、色彩、质地等进行应用上的分类。
在实际应用中,综合了植物的生长类型的分类法则、应用法则,把园林植物作为景观材料分成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木植物、草坪以及地被六种类型。
树木分类的依据有哪些?
1.主干发达程度——乔木,灌木
2.分支方式——单轴分支、合轴分支、假二叉分支
3. 生境——阳生、*生
园林植物的类型有哪些
园林植物分为木本园林植物和草本园林植物两大类。
以植物特性及园林应用为主,结合生态进行综合分类,主要有以下类别:
①园林树木。适于在园林绿地及风景区中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和灌木、藤本。很多具有美丽的花、果、叶、枝或树形;也包括一些在城市及工矿区绿化中能起卫生防护和改善环境作用的树种;有的还兼能提供果品、油料、木材、药材等产品,是园林绿化的骨干植物。按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和应用方式可以分为:庭荫树、行道树、孤赏树、花木(花灌木)、绿篱植物、木本地被植物和防护植物等。按观赏特性可分为观树形、观叶、观花、观果、观芽、观枝、观干及观根等类。在观树形树木中,通常可分圆柱形如箭杆杨)、尖塔形(如雪松)、卵圆形(如加拿大杨)、倒卵形(如千头柏)
、球形(如五角槭)、扁球形(如板栗)、钟形(如欧洲山毛榉)、倒钟形(如槐)、馒头形(如馒头柳)、伞形(如龙爪槐)、盘伞形(如老年期的油松)、棕榈形(如棕榈)、丛生形如玫瑰)、拱枝形(如连翘)
、偃卧形(如鹿角桧)、匍匐形(如偃柏)、悬崖形(如生长在高山**缝隙中的树木)、苍虬形(如复壮的老年期树木)、风致形(受自然环境因子影响而形成富于艺术风格的树形)等。
②露地花卉。包括一
、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生花卉(**植物),水生花卉,草坪植物和园林地被植物等。
③温室花卉和室内植物。一般指温带地区须常年或一段时间在温室栽培者,又可分为热带水生植物、秋海棠类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凤梨科植物和柑橘类植物、仙人掌类与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观赏蕨类、兰花、松柏类、棕榈类植物,以及温室花木、温室盆花和盆景植物等。
园林植物是园林树木及花卉的总称。按照通常园林应用的分类方法,园林树木一般分为乔木、灌木、藤本三类。花卉给人普遍的印象是草本花卉类。花卉的广义要领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及盆景等。总而言之,园林植物涵盖了所有具观赏价值的植物。
园林植物就其本身而言是指有形态、色彩、生长规律的生命**,而对景观设计者来说,又是一个象征符号,可根据符号元素的长短、粗细、色彩、质地等进行应用上的分类。
在实际应用中,综合了植物的生长类型的分类法则、应用法则,把园林植物作为景观材料分成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木植物、草坪以及地被六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植物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结构形式,这种空间形式或是单体的,或是群体的。
树木的种类有多少种?
树木的种类:
1,按树木生长类型分类:
(1)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2)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米以下),主干底矮。
(3)藤木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如爬山虎)。
(4)匍匐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如铺地柏)。
2,按对环境因子的适应力分类:
(1)按照热量因子,热带树种、**带树种、温带树种和寒带亚寒带树种。
(2)按照水分因子,可分为耐旱树种(可分数级)、耐湿树种(可分数级)。
(3)按照光照因子,阳性树、中性数、*性树,每类中又可分数级。
(4)按照空气因子,抗风树种、抗烟害和有毒气体树种、抗粉尘树种和卫生保健树种(能分泌挥发杀菌素和有益人类的芳香分子)等四类。
(5)按照土壤因子,喜酸树种、耐碱性树种、耐瘠薄和海岸树种。
3,按树木观赏特性分类:
(1)赏树形树木类(形木类);
(2)赏叶树木类(叶木类);
(3)赏花树木类(花木类);
(4)赏果树木类(果木类);
(5)赏根树木类(根木类);
4,按树木的用途分类:
(1)独赏树(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
(2)遮荫树;行道树;防护树;林从类;
(3)花木类;藤木类;植篱及绿雕塑类;
(4)地被植物类;屋基种植类;桩景类;室内绿化装饰类。
扩展资料
树木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和防止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树木是氧气制造厂,1公顷阔叶林1天可以吸收1吨二**碳,释放出0.73吨氧气。
树木是粉尘过滤器。当含尘量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颗粒较大的粉尘会迅速下降。另外,有些树木的表皮长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出油脂,它们能把粉尘粘在身上,从而使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大大降低。
树木是杀菌能手。许多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杀菌素,**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原菌。据调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为400万个,林荫道上为58万个,公园里为1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大楼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差7万多倍。
此外,树木还是天然水库,天然消声器和天然空调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树木
植物分为哪几类
要看分类标准。具体如下:
1、按照生存方式可分为藻类、地衣、菌类、苔藓、蕨类、种子(*子、被子)植物;
2、按照繁殖方式可分为水生、地生、附生、腐生、气生、寄生植物;
3、按照外观标准可分为木本(乔木、灌木)、草本、攀援植物;还可分为C3、C4、CAM植物。
扩展资料:
植物分类的历史和发展
公认自然界有40万种左右植物,它们形态各异,结构差别大,生活方式也各种各样,这些植物是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不断进化而形成的。为了认识并更好地利用植物,必须对植物进行分类。对植物进行分类与人类认识和利用植物的历史一样悠久。
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对植物分类的出发点和方法也不同,出现了不同的分类系统。英国植物分类学家C. Jeffery(1982)在《植物分类学入门》一书中,将植物分类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
人为分类法
自远古时期至1830年左右,人们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是从用、食、药开始,给植物以俗名,这一阶段称为民间分类学或本草学阶段。
在我国,公元200年左右的药书《神农本草经》已记载了植物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营养的和常服的药,共120种;中品为一般药,共120种,下品为专攻病、毒的药,共125种。这是我国最早的本草书。
此后各个朝代都有本草书出版,但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著名,该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将1195种植物药分成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每部又分成若干类,如草部分成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和杂草。
清代吴其浚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一**载了我国1714种植物,分为谷、蔬、山草、湿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果、木等12类。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从应用角度和植物的生长环境出发,没有考虑到从植物自然形态特征的异同来划分种类,更看不到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希腊军医Dioscorides在公元1世纪写成了《医学材料》一书,描述了近600种植物,被认为是最早的本草学书。
13世纪,日耳曼人A. Magnus注意到了子叶的数目,创造了单子叶和双子叶两大类的分类法。15~16世纪,人为分类法取得快速发展,本草学者O. Brunfels第一个以花之有无将植物分为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两大类。
C. Gesner指出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应该是花和果的特征,其次才是茎叶,并提出了“属”的见解。另一位学者C. de I’Eluse最初提出了“种”的见解。
人为分类法的特点是从人类需要和实用角度出发,通俗易懂,简单实用,便于指导生产。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关于对《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