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吕夕绿 给各位分享电镀审核用什么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电镀品质检验流程怎么写)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常驻的检验项目为:1.膜厚;2.装配检查3.镀层附着力;4.硬度测试;5.耐磨测试6.耐酒精测试;7.高温高湿测试8.冷热冲击测试;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一.膜厚: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5pcs二.装配检查: 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後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二.镀层附着力: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後,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 n>2pcs ;四.硬度测试: 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後镀层不能有划痕; 其中: 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真空镀:2H铅笔,500g力 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 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 1.头施500g力,用於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 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七.高温高湿测试: 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八.冷热冲击测试: 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其中: UV镀测试:5回合;真空镀:2回合; 水镀测试:1回合;九.盐雾测试: 1.温度35度,浓度5%的盐水,喷雾8小时,共3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十.排汗测试: 1.常温下5%Nacl,10%*酸,85%蒸镏水,浸泡24小时,看镀层有无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4.排汗测试只限定人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用;十一.外观检查:1.检验条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2.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 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 有**物或其他杂质。 (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6)水印、色斑: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7)颜色暗淡: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8)不可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9)必须干燥,不可沾有水分(10)不可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11)不可有*露出下层之现象,(12)电镀位置依照图纸规定执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由QE工程师决定适当放宽标准(13)对于有疑异的外观**现象,应由QE工程师定极限样版和外观辅助标准2.检查周期:每批;3.数量:依MIL-STD-105E抽样计划水准十二.包装 :1.包装要求包装方向正确,包装盘,箱干净整齐,无破损:标签填写完整,正确,内外标 签数量一致。
如何检测(热、冷、电)镀锌钢格板质量是否合格
镀锌钢格板按表面处理分为热镀锌钢格板和冷(电)镀锌钢格板。一、热镀锌钢格板检测方法:1、检测镀锌层的质量,镀层无漏镀,无露底,银白色外光,色彩均匀、光亮,不应有粗糙爆裂、起泡、和清洗不净等污染以及钝化膜擦伤或掉膜现象。热镀锌钢格板上锌量比较厚,一般在45-85微米之间。2、用盒尺测量钢格板的外形尺寸(长度和宽度)是否符合要求。钢格板长度的允许偏差-5mm,+0mm,宽度的允许偏差为±5mm。3、测量钢格板的对角线应不大于±5mm。
电镀铬和镀镍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电镀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电镀中又分为镀铜、镀金、镀银、镀铬、镀镍和镀锌等具体工艺,在制造业领域尤其对镀锌、镀镍和镀铬应用最广。而这三者之间一定有什么区别的吧?
01-镀锌
定义: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
特点:成本低,防腐蚀一般,颜色为银白色。
应用:螺丝钉、断路器、工业用品等。
02-镀镍
定义: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镀上一层镍的方法,称为镀镍。
特点:美观,可以做装饰,价格高,工艺略复杂,颜色为银白显**。
应用:节能灯灯头、**,五金件等。
03-镀铬
定义:铬是一种微带蓝色的亮白色金属,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镀上一层铬的方法,称为镀铬。
特点:镀铬有两种,第一种是起装饰作用,外表光亮、耐磨擦性能较好,防锈能力不如镀锌,优于**;第二种是增加金属零件的硬度、耐磨性等,这是零件的功能性。
应用:家电、电子等产品上的的光亮装饰件,工具,水龙头等。
至于三种电镀最基本的区别
1:”镀铬主要是提高表面硬度,美观,防锈。铬镀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碱、硫化物、硝酸和大多数有机酸中均不发生作用,但能溶于氢卤酸(如**)和热的硫酸中。 因铬不变色,使用时能长久保持其反射能力而优于银和镍。 工艺一般都是电镀。
2:镀镍主要是耐磨,防腐蚀,防锈,一般厚度较薄,工艺的话分电镀和化学两类。
3:镀锌主要是美观 防锈。zn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所以耐腐蚀性较差,是三种中最便宜的。
成本方面的区别镀铬最贵,镍其次,锌最便宜,其中还要区分挂镀、滚镀等.挂镀贵,滚镀便宜
逼逼了那么多
还有小伙伴说
不还是一样傻傻分不清楚
那么小编只能告诉你
再叨逼叨一会我都懵逼了
那就通过颜色来区分吧
镀铬亮白色,镀镍有一点发黄,镀锌银白色(其实还有彩锌,灰锌,亚光铬,亮光铬,白镍,黑镍等等,说的越多更是傻傻分不清楚)这三种是最常见的
扩展知识:
1-电镀生产主要以污水和污水中重金属污染为主,国家已严厉控制电镀行业的扩张,并且逐年削减。
2-我国电镀加工主要是镀锌、镀铜、镀镍、镀铬,其中镀锌占50%,镀铜、铬、镍占30%。
3-如果用途是防止生锈,则可采用镀锌或镀镉;如果重点是为了防止磨损,镀镍或镀铬则是最佳选择。
电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并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的
而且每种材料的镀法都不一样
电镀前处理,电解液配方,电流大小,电镀时间等等
各个细节都会导致电镀质量变化
抛开其他不说
电流小一点,电镀时间长一些
这样镀出来的产品质量越好
有点小火慢熬的意思
当然成本也是直线上升
电镀:金属产品电镀检验规范
你好像是个质量监督员,要对你公司负责,责任不小啊!你现在是个外行,真要好好学习!质量检验有两方面,一是你们和加工单位签订的合同,里面肯定有关于质量方面的详细规定,二是双方按现有的质量标准文件的规定进行验收(这些标准文件书店都有卖的)。你一定要熟悉吃透双方质量验收的项目,还要熟悉检验方法。质量验收不外以下几方面:外观:一般用目测,看是否符合你们公司的要求;结合力:有一定的经验方法,你要熟悉,卖一本电镀方面的书,上面都有;耐蚀性:也有一定的检验方法,书上都有。对铝件电镀,你也应该学习学习书上的相关知识,对其工艺过程大致了解,出了问题你也好心中有数。内容太多,不便详述,祝你成功!
请问你的网络联系方式,我想找您学习点电镀行业的知识,谢谢了
电镀的基本过程,最简单的除油、酸洗、预镀、镀镍、镀铬、镀锌、钝化、烘干.每个工序中间都有几道水洗,电镀要注意前处理除油除锈要彻底,中间电镀时不能断电,间隔时间不能过长,添加的选择也重要直接决定产品质量,做电镀首先要针对产品选择合适的工艺,选择较好的原料和添加剂,相对来说做起来也不会遇到太多问题,至于工艺要往细处说分类比较多,你可以加我扣扣122641629细谈
请问:锌合金电镀的检验标准是什么?
镀锌有两种热镀锌(热浸镀锌)和冷镀锌(电镀锌)
热镀锌有国家标准,冷镀锌是国家不提倡的,原因它污染大。
我公司也在热镀锌加工,除了厚度检测外我们还要检测漏镀、气泡、表面光亮镀(是否发黑发白)等。你可以查看GB/T13912 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GB/T 13912-92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SO
1459——1973(E)《金属覆盖层——热铰锌防腐蚀层——指导原则》和 ISO
1461——1973(E)《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品上热镀锌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制品防腐蚀的热镀锌层。
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的钢铁线材、管材和板材上的热镀锌层。
本标准对热镀锌前基体材料的性质、表面状态不作规定。影响热镀锌效果的基体材料状况参见附录A(参考件)。
本标准对热镀锌产品的后处理未作规定。
2 引用标准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方法
GB 12334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GB/T 13825 金属覆盖层 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层的质量测定 称量法
3 术语
3.1 热镀锌
将钢件或铸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在其表面形成锌 — 铁合金或锌和锌 — 铁合金覆盖层的工艺过程和方法。
3.2 热镀锌层(简称:镀层)
采用热镀锌方法所获得的锌 — 铁合金或锌和锌 — 铁合金覆盖层。
3.3 主要表面
指制件上热镀锌前和热镀锌后的某些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的。
3.4 检查批(简称:批)
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热镀锌件。
在热镀锌厂检验时,指一个生产班内同一镀槽中生产的相同类型和大小的热镀锌件。
交货后由需方检验时,指一次订货或一次交货量。
3.5 样本
从批中随机抽取的镀件或镀件组。
3.6 基本测量面
在主要表面上进行规定次数测量的区域。
3.7 局部厚度
在基本测量面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3.8 平均厚度
一大制件上或一样本中所有制件上的局部厚度的算术平均值。
4 需方向热镀锌厂家提供的资料
4.1 必要资料
a. 本标准的标准号。
b. 基体金属的成分及有关特性。
4.2 附加资料
必要时,需方应提供下列资料。
a. 主要表面,可在图纸上标明,也可用有适当标记的样品说明;
b. 表面**,可在图纸上标明,也可用其他方法标明;
c. 镀层的外观要求,可用样品或其他方法说明;
d. 镀层厚度的特殊要求(见附录 A 中 A3 );
e. 是否需要离心处理,需要时,能否接受其厚度要求(见表3)。
5 锌液中的锌含量
镀锌槽中操作区域的锌含量(质量)不应低于 98.5%。
6 抽样
测量镀层厚度时,样本的制件数应按表 1 的规定。
表 1 厚度测量的抽样要求
批的制件数 样本的最少制件数
1∽3 全部
4∽500 3
501∽1200 5
1201∽3200 8
3201∽10000 13
> 10000 20
6.1 若制件的主要表面小于 0.001m2,则表1规定的是样本中基本测量面的最少个数(见 7.3.3)。
6.2 如果样本不能满足 7.3 条的要求,则将原样本的制件数增加一倍再测量。若这个较大的样本能满足 7.3
条的要求,则认为该批产品符合要求,否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6.3 若供需双方认可,仲裁检验的抽样方案也可从 GB 2828 中选择。
7 对镀层的要求
7.1 外观
所有镀件表面应是清洁的,无损伤的。其主要表面应是平滑的,无结瘤、锌灰和露铁现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表面上极少量的储运斑点1)不应作为拒收的理由。
注:1)指热镀锌后的制件在储运过程中,由于环境中潮湿空气的作用,在镀件表面形成很浅的白色斑点。
必要时,应由需方提供(或认可)能说明镀层外观要求的样品。
7.2 修复
外观检验不合格的镀件应进行修复,但修复总面积不应超过主要表面的 0.5%,且单个面积不超过
1dm2,否则应重新热镀锌。
不同的修复工艺有不同的厚度要求。喷镀锌时,修复区域的镀层厚度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厚度要求。用富锌涂料和(或)低熔点锌合金时,其镀层厚度至少应达到表 2 或表 3 中最小厚度的 50%。
7.3 厚度
为测得准确的镀层厚度,供需双方应根据制件的形状和大小协商确定基本测量面的大小、部位和数量。
用磁性方法测量时,基本测量面不应小于 0.001m2,并且在每个基本测量面内至少应测量 5 次。
用称量法(仲裁方法)测量时,基本测量面为一次测量所去除的区域,不应小于 0.001m2。镀层的密度取
7.2g/cm3,从单位面积镀层质量可计算出镀层的近似厚度。
热镀锌层的厚度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要求。
7.3.1 主要表面大于 2m,制件的厚度要求
样本中,每个制件上的所有基本测量面的平均厚度值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平均厚度要求。
7.3.2 主要表面在 0.001m2 至 2m2 制件的厚度要求
样本中的每个制件至少应有一个基本测量面,每一个基本测量面应满足表2或表3的局部厚度要求,样本中所有局部厚度的平均值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平均厚度要求。
7.3.3 主要表面小于 0.001m2 制件的厚度要求
选取足够数量的制件构成一个基本测量面,使基本测量面不小于
0.001m2。由表1根据批的大小确定样本中基本测量面的个数。测量的制件总数为一个基本测量面所要求的制件数与基本测量面个数的乘积。每个基本测量面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局部厚度要求,样本中所有局部厚度的平均值应满足表 2 或表 3 的平均厚度要求。
如果制件的壁厚不同,则在测量镀层厚度时,应把制件的每一厚度范围作为一个**的制件处理(见表 2 或表
3)。
表 2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不离心处理时)
制件和厚度 mm 局部厚度 (最小值) 平均厚度 (最小值)
钢铁零件 > 6 70 85
> 3∽6 55 70
1.5∽3 45 55
< 1.5 35 45
铸件 > 6 70 80
≤ 6 60 70
表3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离心处理时)
制件尺寸 mm 局部厚度(最小值) 平均厚度(最小值)
螺纹件 直径 ≥20直径 > 10~< 20直径 ≤10 453520 554525
其他零件(包括铸件) 厚度 > 3厚度 ≤3 4535 5545
注:其镀层厚度要求也适用于与此有关的垫圈。
7.4 附着强度
热镀锌层应有足够的附着强度,在无外应力作用使镀件弯曲或变形时,镀层不应出现剥离现象。
本标准对附着强度的试验方法未作规定。
必要时,供需双方可协定镀层附着强度的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附录A 影响热镀锌效果的制件特性
(参考件)
A1 基体金属
A1.1 材料
普通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适合于热镀锌,而含硫易切削钢不适合于热镀锌。
A1.2 表面状况
热镀锌之前,为获得清洁的表面,钢件可在除去油脂、涂层、焊渣等表面污物和杂质后进行酸洗,铸件可用喷砂(丸)、电解浸蚀等方法处理。
A1.3 内应力
热镀锌过程中,由于消除了基体金属内的应力,可能会导致镀件的变形。
为避免钢的脆化,应尽可能不使用对应变时效硬化敏感的钢。
热镀锌之前用热处理消除应力能有效地避免钢的脆化。
钢的硬度值低于 34 HRC、340 HV 或 325 HB 时,通常不会因酸洗时的渗氢而变脆。
A2 设计
制件的设计应适合于热镀锌工艺过程。
A2.1 公差加工螺纹时,应考虑镀层公差以便符合装配。螺栓连接中,外螺纹上的镀层对内螺纹有电化学保护作用,内螺纹上无需镀锌层。对内螺纹,无论是先攻丝还是在热镀锌后再攻丝均可。
螺纹件的镀层厚度与离心处理有关。离心处理是为了获得光洁的螺纹满足公差要求。
A2.2 封闭空腔
为了安全和便于操作,必须给封闭空腔镗出排气孔。封闭空腔在热镀锌过程中能引起**。A3 耐蚀性能与镀层厚度之间的关系镀层的耐蚀性与镀层厚度近似成正比,在较强的腐蚀环境中使用或要求使用寿命特别长时,镀层的技术要求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A4 镀锌液
通常,镀槽中操作区域的锌含量(质量)不应低于 98.5%。若有特殊要求,应由需方规定。A5 后处理
镀件从镀槽中取出后可在空气中或水中**。
对于小制件,热镀锌后可立即进行离心处理去除多余的锌。
合适的表面处理(如铬酸盐处理),能够阻滞镀件表面可能形成的储运斑点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武汉材料保扩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业荣、李志、倪浩明。
金属电镀检验要做哪些测试????
主要看你电镀工件的用途而定,给你几个参考实验,一般要求比较严格的电镀产品需要做以下实验,可以由电镀厂提供相关实验报告, 1 。 测厚报告 (主要是电镀产品的镀层厚度,镀层的一致性,设备:金相显微镜测厚(推荐),X射线测厚仪,电解测厚仪,等等) 2 。盐雾试验报告 (主要是针对电镀产品的致密性考核,盐雾试验箱,5%氯化钠溶液) 3 PCT实验报告( 主要是电镀产品在高压,高温下的镀层变化情况,PCT试验箱,120°C,2个大气压) 4 跌落实验 (主要针对镀层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力考核,一米高空自由跌落20次-50次,根据要求) 5 环保测试报告(针对电镀中镀液是否含有如6+铬等对人体有危害的重金属)等,具体的测试方法可以上网收集, 当然外观等也是很重要的 呵呵 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镀锌盐雾实验标准,镀锌盐雾试验的标准多少时间
虽然没有标准的行规,但一般时间是一致的金属电镀和塑胶电镀一般烟雾测试都是72小时,变得是酸碱性、湿度和温度等测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