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上官潇荣 给各位分享毫州有什么地区不显示设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安徽省亳州市一共有几个火车站?分别是哪几个?(安徽省亳州市一共有几个火车站?分别是哪几个火车站?)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安徽省亳州市一共有几个火车站?分别是哪几个?
截止到2019年10月安徽省亳州市共有三个火车站分别为亳州站,亳州南站,古城东站。
1,亳州站
亳州站位于中国安徽省亳州市,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建于1989年。
2,亳州南站
亳州南站,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隶属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过境线路有商合杭铁路(京九高速铁路)、亳蚌城际铁路(规划)。
3,古城东站
古城东站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车场规模2台4线,站房面积5000平方米。车站主要承载谯城南部、涡阳、利辛、太和等客流。
扩展资料
古城东站价值意义:商合杭高铁亳州段全长为67公里,设计时速350km/h,市内设3个站点:亳州南站、古城东站、芦庙站。
古城东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于亳州临空经济区范围之内,北邻G344国道,距济广高速立德出口仅4.5公里,与亳州皖北国际机场距离仅8.5公里。古城东站开通后,可以与亳州机场形成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对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亳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城东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亳州南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亳州站
亳州有哪几个区?
截至2019年,亳州市辖三县一区分别是,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
1、涡阳县
涡阳县,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中部,与豫、鲁、苏三省毗邻,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一般夏季多,冬季少,春雨多于秋雨。
2、蒙城县
蒙城,古称山桑、漆园、涡阳、淝水 ,是安徽省亳州市下辖县,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埠市怀远县,西靠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
3、利辛县
利辛县,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位于亳州市南部,北邻涡阳县,东靠蒙城县,南至淮南市的凤台县、阜阳市的颍上县,西接阜阳市的颍东区和太和县。总面积1950平方千米。
4、谯城区
谯城区是安徽省亳州市的唯一市辖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西、北、东三面分别与河南省周口市的鹿邑县,商丘的睢阳区、夏邑县、永城市交界,东南与涡阳、南与太和接壤。是亳州全市的**、经济、文化中心。
扩展资料:
亳州市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
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9℃,平均日照2184小时,平均无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亳州
亳州好玩的景点推荐 亳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十大
安徽亳州历史悠久,有许多名胜古迹,现存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省以上保护单位22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具体有哪些好看有好玩的景点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
1、花戏楼,本是大帝庙的一座舞台。因其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花戏楼的建筑历史悠久,据《创建戏楼题名》记载,戏楼建于康熙十五年,比庙晚建二十年。
2、曹操运兵道,位于亳州市老城区**,以大隅首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面延伸,直至郊外。运兵道始建于东汉末年,是魏武帝曹操为其军事需要,专门修筑的**军事战道,因最初用于运送士兵,故称“曹操运兵道”。唐宋时期多次修葺,仍作为军事战道使用。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黄河决口,亳州城被淹,运兵道被灌淤塞,自此深埋**700余年未被发现。
3、华佗庵纪念馆,亳州因为是华佗的故里而享誉四方。据考证,华佗的出生地为今谯城区华佗镇小华庄,如今亳州市区内的华祖庵是华佗当年的居住地,后在华佗庵所在地栽种中草药为民看病,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在原址建立了华佗庵。
4、曹操宗族墓群,位于在毫州城区,曹氏公园东门附近,现已开出来的有董园二号墓和章园一号墓。据考证董园二号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园一号墓为曹操父亲曹嵩之墓,现在曹操宗祖墓群已被列为亳州十大建筑之一。
5、汤王陵,即商汤王墓,汤王是我国古代最有德行的圣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们的尊敬,关于成汤王还有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成汤王在位13年,死后葬于亳州。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传,成汤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赞扬,为了纪念他特修建汤王陵公园。
6、魏武祠,它是以曹操纵横捭阖、极富传奇的一生为主线,从**家曹操、军事家曹操、文学家曹操等不同层面,展示三国历史文化的专题性景区,为世人还原一段立体、真实、完整的三国历史。
安徽亳州战国时期属于哪国
周初属焦国。春秋时期先属陈国,后来属楚国,楚平王元年(前528年),派太子建镇守“夷”,在亳州东南35公里。
1、亳(bó)州,简称亳,古称“谯(qiao)城”,安徽省地级市。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炎黄时代,帝喾(黄帝曾孙)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在亳立都190年。
2、自秦时置谯县以来,历经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县建制,其间魏黄初二年(221年)封谯郡为 “陪都”。元至正15年(1355),刘福通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亳州正式成为"三朝"古都之地。
3、亳州市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其中谯城区为市委、市**机关所在地。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18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年均增速居安徽省第1位。
扩展资料
亳州有现代中药、白酒、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煤化工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
亳州是中原地区连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桥头堡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世界中医药之都、百强药企业半数落户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和省域交汇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
2020年8月,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亳州“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