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穆笑盛 给各位分享公认会计原则的框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与联系)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

1、在会计准则方面,规则导向法下会计准则过于详尽与复杂,而原则导向法下会计准则较为简明扼要。2、在概念框架方面,现行规则导向法下使用的概念框架存在某些**,原则导向法将要求修改与完善概念框架。在规则导向法下,准则的制定应用了概念框架,但概念框架并未提供解决会计和报告问题所有的必要工具,因为概念框架的某些方面是不完整、内在不一致以及模糊的。原则导向法要求概念框架是完整、内在一致以及明确的。3、在成本和利益方面,由规则导向法转为原则导向法所带来的利益将大于其成本。规则导向法下,会计职业界人士难以跟上职业界的最新进展,会计准则难以使用且颇费成本。原则导向法虽然将导致成本的增加,并可能导致职业判断的滥用,但使准则更易于理解和执行,并且职业判断使用的增加将能更好地反映交易和事项的实质,更少的例外也能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有什么联系?

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区别?

准则和制度的联系、区别我们要正确认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规范。两者联系:(1)可统称会计制度。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包括会计法律法规。各国的会计环境不同,一些国家只采用会计准则,而有些国家如法国和改革前的我国只采用会计制度,来规范各自的会计工作,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会计制度。(2)都是会计标准。会计标准无非是对各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依据和准绳,只不过有的标准原则一些,有的标准具体一些。但是它们都可以反映各自运用的会计政策。(3)都属于会计法规。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发布实施的,因此它们都是同一层次的部门行政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区别:(1)规范的目标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而会计制度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确认和计量是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记录和报告就不可能。(2)适用的范围不同。会计准则适用于股份公司的会计处理,而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即使在美国也未要求股份公司以外的企业严格执行公认会计原则,我国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中,要求所有企业执行的也是少数。(3)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强弱不同。由于规范的目标不同,决定了各自规范的具体内容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例如在准则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语言:该项收入(或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至于记录到哪个科目,则由会计人员自己去判断。而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则具体得多。毫无疑问,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从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内容来看,准则是对某一类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加以规定,而制度是对某一类企业或全部企业的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具体规定。(4)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由于可操作性程度不同,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制度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5)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层次不同。准则和制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规范,前者(尤其是会计基本准则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约后者。根据会计法律法规权威性和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层次关系作以下划分:会计法是第一层次,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第二层次,会计准则是第三层次,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制定的补充规定或暂行规定是第四层次。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建立起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争取在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师,推动加快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建设,为全面提升单位经济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益服务。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同时,结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目前,这几项工作财政部有关司局、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和中国会计学会等都分头在做,要加快工作进度,使中国管理会计师队伍尽快建立起来,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为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益服务,实现我国管理会计跨越式发展并在较短时间内接近或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会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我国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共十二条,即: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重要性原则。

会计准则编排方式?

编排方式为38+1,其中包括38个具体准则,一个基本准则。

公认的会计准则是权责发生制?

公认的会计准则不是权责发生制。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GAAP)为会计界普遍接受并有相当权威支持的,用以指导和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各项原则的总称,它指会计实务中普遍运用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约束条件的概括,是体现会计规律、基本特征的原理性规范。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三个层次?

新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在准则层次上分为三层,第一层次是基本准则,建立了会计概念框架,起纲领性作用;第二层次是具体准则,规范各项业务;第三层次是应用指南,解决操作性问题。

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坚持准则”,准则是指?

(1)坚持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这里所说的“准则”不仅指会计准则,而且包括会计法律、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坚持准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 (2)基本要求: ①熟悉准则;熟悉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这是遵循准则、坚持准则的前提。 ②遵循准则;遵循准则即执行准则。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监督时要自觉地严格遵守各项准则,将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事项与准则相对照,先作出是否合法合规的判断,对不合法的经济业务不予受理。 ③坚持准则。会计人员应认真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对法律负责,对国家和社会公众负责,敢于同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现象作斗争,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