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葛凝双 给各位分享为什么山东降水较少的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山东总是不下雨呢?(山东为什么不下雨了)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为什么山东总是不下雨呢?

山东为什么少雨干旱呢?首先分析一下山东的地理位置特征,单就下雨来讲,实际上山东的地理位置是先天不足的:

为什么山东总是不下雨呢?

一是离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这些干旱少雨的地带过近,常年受其干旱强势风影响深重,反之山东又处于太平洋台风(水气风)强弩之末,难以企及的远端。干湿较量,西北干旱风大大胜过太平洋水气风,因此山东常年刮干燥风且风力强劲,经过些云彩往往也被强势的干燥风风卷残云般吹得无影无踪。

二是山东境内特别是山东北部没有连绵型纵贯东西的大山脉,既不能挡住西北干燥风又不能留住太平洋水气风。孤零零光秃秃的丘陵既留不住含水云层,自己也生不成含水云层。无论是南来的北往的云都留不住,难以形成锋面雨。山东连续下雨的时候往往是全国大部分地区云层太厚不得不向山东散开来些的时候。至于那种突降暴雨的时候,就感觉好像云彩迷了路。

人是不能胜天的,做些小的努力或许多少能期待些改变,改善山东北部气候环境,或许防风工程是最重要的,譬如:1)能不能沿山东西北带造一条山脉,既然黄河是地上悬河,何不深挖黄河,一来降低河床二来取土用来造山?2)能不能沿山东西北带多造几条高大宽阔的防风林带,用黄河的水灌养之,以期降低肆虐齐鲁大地的风魔?以期改变一下鲁西北一马平川,西北干燥风杀入山东如入无人之境的窘境。

一、气温;全省年平均气温基本遵循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规律,但地区差别不大,多数都在13左右。济宁、菏泽的南部地区和济南、枣庄都在14以上,其中济南14.7,是全省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半岛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都比较低,一般为11.4?11.9;鲁北和丘陵地区以外的半岛地区基本在12.0?12.9之间;其它地区一般为13.0?13.9。1月全省各地的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年最低。鲁北和山东半岛内陆是全省气温最低的区域,一般在-3左右;半岛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鲁南一般在-1.0?-0.2之间,是全省的高值区;其它地区多数都在-2.0?-1.0。

夏季太阳辐射最强,各地夏季气温最高。7月是内陆地区气温最高的月份,而半岛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受海洋气候的影响,8月的气温才达到全年最高。8月全省各地的平均气温在21.5?27.5之间。济南、淄博、济宁及菏泽的以南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27以上;潍坊、莱芜和临沂的大部及以西地区的气温都在26?27之间;半岛的东南沿海一般在21.5?25.0,其它地区多数为25?26。济南7月的平均气温仍然高居全省榜首,为27.5。从1月至7月,气温逐渐升高。8月以后,各地气温逐月下降。

二、降水量;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600?750mm之间,其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泰山的年平均降水量达到了1042.8mm,是全省降水最丰富的地方。临沂和枣庄的南部地区降水量在800?848mm之间,是全省降水最多的区域,最多的临沭达848mm;鲁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和半岛的东南部为700?800mm;鲁中山区、鲁西南及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一般在600?700mm之间;鲁西北和半岛北部降水较少,一般都在600mm以下,降水最少的是黄河以北的地区,多数不足550mm,其中武城是全省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只有508.6mm。

山东各地年降水日数基本遵循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规律。鲁西北地区较少,多数在65?70天,宁津最少,只有62.7天;鲁东南和半岛的东部地区是降水日数最多的区域,一般在80?90天之间,其中文登最多,为90.9天;其它地区多数都在70?80天。泰山年平均降水日数高达95.1天。

三、日照;山东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和云量的分布规律相反,从南往北增多,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全省变化范围为2200?2800小时。半岛的中东部和鲁北的大部分地区在2600?2800小时之间;鲁南最少,多数在2200?2400小时之间变化,其它地区多在2400?2600小时之间。蓬莱以2807小时居全省之首,鲁西南的成武只有2148小时,是全省最少,也是唯一不足2200小时的站点。

山东半岛地理位置是在地球北纬30度与45度之间的36至37度之间,北有渤海湾,东南被黄海所围,因此,受一定的海洋性气侯影响,同时也受西北及北部冷空气影响,是西北冷空气与东南**带低气压,南来北往交会之地,因此无论是北冷与南热气流来到半岛之地,多打擦边球,是导致降雨量少,降雨次数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半岛的特殊环境是华北东端,被海洋包围,受海洋温度调解与内地不同,冬不冷,夏不热,不像东北干燥,不像江南潮湿,是中性气候,降雨次数与降雨量均比南北少,除非天气有覆盖中华大地较大的云团有较大的降雨量外,一般很难有象样的雨水光顾山东,尤其是山东东部的胶东地区。

气象环境是,**带风暴带来的台风,多在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当向北转为低气压来到山东地面时,雨量多以消耗殆尽,既便降雨,也雨量不足。除非台风北上,如“梅花”、“布拉万”两次过山东半岛,给胶东半岛带来充足的降雨量,使山东东部的大大小小的水库存满了雨水,解决了半岛干旱问题。山东半岛一般是北部冷空气与海洋低气压交汇之处,是冷热、干湿气候南来北往打架之处,所以降雨量少,是多旱之地。

蒸发--降水是地球水的永恒的循环过程,蒸发量与降水量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地球气候保持相对稳定,我们所用的淡水资源均来自大气降水,污水集中处理模式使巨量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河道,这些淡水资源本来因该地面、水面、植物以蒸发的方式重返大气,、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1998年以前北京市的污水处理率很低,那么这些污水去了哪里

一部分渗入**补充了**水在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在蒸发到空中、一部分蒸发到大气中、但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却使地面的水蒸发变成“0蒸发”,切断了正常的**水的补充渠道,如北京的年均大气湿度自2004年就逐渐降低,而且北京-河北的**水位降到了50米以下,媒体报道长安街的大树屡屡被旱死!因此污水集中处理模式破坏了淡水自然的循环,根据官方媒体的报道:2008年北京城区的污水率达到了90%以上,这又与北京雾霾的发生在时间轴是正相关的!

按住建部的数据到2011年底全国污水处理规模为1.36亿吨/日,按年增10%计算到2015年污水处理规模将达到2亿吨/日,每年的污水处理量达2*365=730亿吨,现在的污水利用率不足20%;绝大部分中水白白流入河道、大海,如果这些污水全部蒸发到大气中,可以使山东省1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每平米有0.48吨的降水,即480mm的大暴雨;可以使东海77万平方公里的海平面上升9.4cm;再者大家可以计算一下这些巨量的污水在挥发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多少热量使大气温度降低多少度?因此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对气候的影响是不能被忽略的!乃至是灾难性的,从这个角度看什么“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都是污水集中处理模式造成的,而非什么CO2!

水通过其气、液、固三态的变化、吸收、释放热量来调节地球大气的温度,没有水地球就变成了月球,尤其大气中水的含量即大气湿度对气候的影响是巨大的,污水集中处理模式使**的大气中缺少720亿吨循环水,这也应该是造成夏季极热、冬季极寒的重要因素。分析山东省干旱的原因,分析地理特征、纬度等不变量没有任何意义的,应该分析变量,近几年最大的变量就是建设了污水厂减弱了地面的水蒸发,

山东历史概述

山东省简称鲁,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东鲁。在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

山东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

以姜太公在临淄建立齐国为发端的齐文化,孕育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等一大批志士名人;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扩展资料

山东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齐鲁国地盘对照至今山东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据当代作家田茂泉说,进入秦汉以后,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齐鲁文化的渊源,应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齐鲁之地的古老民族——东夷族的发展。这个在传说中曾以后羿和大舜为荣的民族。自20世纪以来,大量史**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数千遗址证明这是一个文化发达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

在齐鲁之地上,不仅存在着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这样一个在文化传统演变上一脉相承又相对**的文化谱系。

而且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众多的城堡遗址和标志着文明发展程度很高的图像文字、陶文以及生产的大量精妙绝伦的蛋壳黑陶及各种手工饰品。

在战国时期,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国、齐国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齐鲁化。秦汉时期,董仲舒吸收了齐国和鲁国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得到统治阶级认可,儒学从此由“齐鲁之学”发展到“独尊儒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

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说**确的是(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B.世

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造成的.)故选:D.

潍坊市旱涝的分布原因

潍坊市,旧称潍县,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面积为15859平方千米,是山东省的交通枢纽.潍坊拥有全国著名的两个蔬菜基地,为中国北方大型的蔬菜生产地之一;因是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又称“风筝节”)庆典活动的固定举办地点,又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也称作鸢都.

山东省潍坊市处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性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易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在650毫米左右.因此潍坊降水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山东省的气候特点

科普中国 中国气候特点

....这是有气象资料以来,黄淮地区和山东省大部遭遇的最严重干旱,干旱的原因是降水稀少 有哪里不对?大

气象资料 不对 应该换成 有气象记载以来 追问: 原句就有啊 答案给的是和改成特别是 我看没必要 你呢???? 回答: 有必要 黄淮地区 包括山东省 我当时也和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 采纳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