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童翠阳 给各位分享WSN基于什么协议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wsn和传统无线通信网络的路由协议研究有何区别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wsn和传统无线通信网络的路由协议研究有何区别
zigbee联盟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
协议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网络的路由协议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1)能量优先
由于节点的能量有限,因此需要考虑节点的能量消耗以及网络能量均衡使用的问题。
(2)基于局部拓扑信息
节点只能获取局部拓扑信息且资源有限,需要实现简单高效的路由机制。
(3)以数据为中心
传感器网络通常包含多个传感器节点到少数汇聚节点的数据流,按照对感知数据的需求、数据通信模式和流向等,以数据为中心形成信息的转发路径。
(4)应用相关
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环境千差万别,需要针对每一个具体应用的需求,设计与之适应的特定路由机制。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的特点,现阶段WSN路由协议设计要遵从如下原则:
(1)能量利用率优先考虑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以节能为目标,采用各种方式减少通信消耗,延长WSN的生存时间。
(2)数据为中心
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要求采用基于属性的命名机制,某个节点的故障并不会影响整个协议的运行,提高了网络的强健性。
(3)不影响传感器节点探测精度条件下的数据聚合
通过数据聚合,将多个节点的数据综合成有意义的信息,提高了感知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增强了系统的强健性。
(4)实现节点定位和目标追踪
通过节点定位,达到路由决策的目的,同时降低整个系统的能量消耗,提高系统的生存时间。
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大规模的部署在无法布线偏僻的地方,低功耗自组织自愈合的网络,由多个节点和zigbee通信组成的网络,感知层主要采用传感器或者RFID或者**头感知信息的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的目录
第1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1.1 引言1.2 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关键技术1.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1.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1.3.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的主要思路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分类1.3.3 无线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研究的基本思想1.3.4 无线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研究的分类1.3.5 平面路由的主流算法1.3.6 分簇路由的主流算法1.4 ZigBee技术1.4.1 ZigBee技术的特点1.4.2 ZigBee协议框架1.4.3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1.5 无线传感器安全研究1.5.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需求1.5.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研究进展1.5.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研究方向1.6 水下传感器网络1.7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1.7.1 存在的问题1.7.2 性能评价1.7.3 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1.7.4 非测距定位算法1.7.5 移动节点定位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能量有效非均匀成簇算法2.1 引言2.2 相关研究工作2.2.1 单跳成簇算法2.2.2 多跳成簇算法2.3 DEEUC成簇路由算法2.3.1 网络模型2.3.2 DEEUC成簇算法2.3.3 候选簇头的产生2.3.4 估计平均能量2.3.5 最终簇头的产生2.3.6 平衡簇头区节点能量2.3.7 算法分析2.4 仿真和分析2.5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参考文献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多跳能量均衡路由算法3.1 无线传输能量模型3.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策略研究3.2.1 平面路由3.2.2 单跳分簇路由算法研究3.2.3 多跳层次路由算法研究3.3 LEACH-L算法3.3.1 LEACH-L的改进思路3.3.2 LEACH-L算法模型3.3.3 LEACH-L描述3.4 LEACH-L的分析3.5 实验仿真3.5.1 评价参数3.5.2 仿真环境3.5.3 仿真结果3.6 总结及未来的工作3.6.1 总结3.6.2 未来的工作参考文献第4章 基于生成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通信协议4.1 引言4.2 无线传输能量模型4.3 基于时间延迟机制的分簇算法(CHTD)4.3.1 CHTD的改进思路4.3.2 CHTD簇头的产生4.3.3 CHTD簇头数目的确定4.3.4 CHTD最优簇半径4.3.5 CHTD描述4.3.6 CHTD的特性4.4 CHTD簇数据传输研究4.4.1 引言4.4.2 改进的CHTD算法(CHTD-M)4.4.3 CHTD-M的分析4.5 仿真分析4.5.1 生命周期4.5.2 接收数据包量4.5.3 能量消耗4.5.4 负载均衡4.6 总结及未来的工作4.6.1 总结4.6.2 未来的工作参考文献第5章 基于自适应蚁群系统的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5.1 引言5.2 蚁群算法5.3 APAS算法的信息素自适应机制5.4 APAS算法的挥发系数自适应机制5.5 APAS算法的QoS改进参数5.6 APAS算法的信息素分发机制5.7 APAS算法的定向广播机制5.8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5.8.1 仿真环境5.8.2 仿真结果及分析5.9 总结及未来的工作5.9.1 总结5.9.2 未来的工作参考文献第6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选择算法6.1 引言6.2 LEACH NEW算法6.2.1 网络模型6.2.2 LEACH NEW簇头选择机制6.2.3 簇的生成6.2.4 簇头间多跳路径的建立6.3 仿真实现6.4 结论及未来的工作参考文献第7章 水下无线传感网络中基于向量的低延迟转发协议7.1 引言7.2 相关工作7.3 网络模型7.3.1 问题的数学描述7.3.2 网络模型7.4 基于向量的低延迟转发协议7.4.1 基于向量转发协议的分析7.4.2 基于向量的低延迟转发算法7.5 仿真实验7.5.1 仿真环境7.5.2 仿真分析7.6 总结参考文献第8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研究8.1 引言8.2 节能路由算法8.2.1 平面式路由算法8.2.2 层状式路由算法8.3 数据融合模型8.3.1 数据融合系统8.3.2 LEACH簇头选择算法8.3.3 簇内融合路径8.3.4 环境设定和能耗公式8.4 数据融合仿真8.4.1 仿真分析8.4.2 仿真结果分析8.5 结论参考文献第9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9.1 超宽带技术9.1.1 系统结构的实现比较简单9.1.2 空间传输容量大9.1.3 多径分辨能力强9.1.4 安全性高9.1.5 定位精确9.2 物联网技术9.2.1 物联网原理9.2.2 物联网的背景与前景9.3 云计算技术9.3.1 SaaS软件即服务9.3.2 公用/效用计算9.3.3 云计算领域的Web服务9.4 认知无线电技术9.4.1 传统的Ad-hoc方式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不足9.4.2 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参考文献第10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10.1 军事应用10.2 农业应用10.3 环保监测10.4 建筑应用10.5 医疗监护10.6 工业应用10.6.1 工业安全10.6.2 先进制造10.6.3 交通控制管理10.6.4 仓储物流管理10.7 空间、海洋探索10.8 智能家居应用
mac是什么意思
它是一个用来确认网络设备位置的位址。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位址。MAC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示一个网卡,一台设备若有一或多个网卡,则每个网卡都需要并会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大多数接入Internet的方式是把主机通过局域网组织在一起,然后再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设备和Internet相连接。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如何区分具体用户,防止IP地址被盗用的问题。由于IP地址只是逻辑上的标识,任何人都能随意修改,因此不能用来具体标识一个用户。
无线传感网络协议包括哪三种方式
ZIGBEE协议。最适合传感器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相应的就是ZIGBEE协议,实现是ZIGBEE协议栈。
此外无线通信技术还有WIFI,蓝牙,GPRS等
协议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哪些特点
(1)能量优先
传统路由协议在选择最优路径时,很少考虑节点的能量消耗问题。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有限,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期成为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考虑节点的能量消耗以及网络能量均衡使用的问题。
(2)基于局部拓扑信息
无线传感器网络为了节省通信能量,通常采用多跳的通信模式,而节点有限的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使得节点不能存储大量的路由信息,不能进行太复杂的路由计算。在节点只能获取局部拓扑信息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简单高效的路由机制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基本问题。
(3)以数据为中心
传统的路由协议通常以地址作为节点的标识和路由的依据,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大量节点随机部署,所关注的是监测区域的感知数据,而不是具体哪个节点获取的信息,不依赖于全网唯一的标识。传感器网络通常包含多个传感器节点到少数汇聚节点的数据流,按照对感知数据的需求、数据通信模式和流向等,以数据为中心形成消息的转发路径。
(4)应用相关
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环境千差万别,数据通信模式不同,没有一个路由机制适合所有的应用,这是传感器网络应用相关性的一个体现。设计者需要针对每一个具体应用的需求,设计与之适应的特定路由机制。
针对传感器网络路由机制的上述特点,在根据具体应用设计路由机制时,传感器网络需满足一定的路由机制。
WSN的特点是什么?
WSN的特点是:
(1)组建方式自由。无线网络传感器的组建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限制,组建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快速地组建起一个功能完善的无线网络传感器网络,组建成功之后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完全在网络内部进行。
(2)网络拓扑结构的不确定性。从网络层次的方向来看,无线传感器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变化不定的,例如构成网络拓扑结构的传感器节点可以随时增加或者减少,网络拓扑结构图可以随时被分开或者合并。
(3)控制方式不集中。虽然无线传感器网络把基站和传感器的节点集中控制了起来,但是各个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控制方式还是分散式的,路由和主机的功能由网络的终端实现各个主机**运行,互不干涉,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强度很高,很难被破坏。
(4)安全性不高。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无线方式传递信息,因此传感器节点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外界入侵,从而导致信息的泄露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损坏,大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都是暴露在外的,这大大降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
扩展资料
无线传感技术在应用,不仅仅可以有大型组织进行工作和科研进行使用。对于个人来说,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技术的成本也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将无线传感技术用于个体身上。
对于个人来说,无线传感技术的主要使用目的是用来进行定位,定位技术对于传感技术来说是应用较广的方面,在车辆上安装无线传感装置,可以通过无线传感技术,将车辆所在位置信息进行传输,然后再由中转站将信息进行处理发送,这样在接收站能够明确了解汽车所处位置信息。对于汽车进行导航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对一些随身携带的物品采用无线传感技术,对一些老年人或者儿童进行实时定位,避免一些弱势人员出现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