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董求玉 给各位分享蔗糖粉有什么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蔗糖的性质和用途是什么?(蔗糖的性质和用途是什么简短)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蔗糖的性质和用途是什么?

蔗糖在烹饪中的作用

蔗糖在烹饪中的作用?

蔗糖的性质和用途是什么?

糖,是甜味调料,以甘蔗和甜菜或其他原料制成。

我们日常烹饪食用的糖,其主要成分为蔗糖,是食品中甜味的主要来源!

糖按制糖原料分有:麦芽糖、蔗糖、甜菜糖、甜叶菊糖、玉米糖等。按产品颜色分有:红糖、白糖等。按产品形态分有:绵白糖、砂糖、冰糖等。烹调应用主要用于调味。首先用于甜菜点,再用于甜味较重的菜点,还用于提味和复合怪味等菜点。

糖具有调和菜肴百味的作用,恰当地使用食糖,能确保菜肴应有的味道和质量,有些菜肴甚至离不开糖。例如川菜中的糖醋鲤鱼,鱼香**,拨丝香蕉等!

既然糖在烹饪中如此重要,那就不可不知其在烹饪中的六大功能了:

1、调味。作为烹饪中的重要调料,在烹调中加食糖,不仅能提高菜肴的甜味,也可抑制酸味,缓和辣味和咸味。

在制作酸味菜肴时,加入少量的食糖,可以缓解酸味,并使口味和谐可门。如:醋熘莱肴、酸辣菜肴等,加入少量的白糖,成品则格外味美可口,否则菜肴成品则寡酸不可口。

2、抑菌。高浓度的糖液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菜肴的保质期。

3、发酵。在面点的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糖,可加快发酵速度。

4、增色。食糖可作糖色,是一种纯天然色素,具有一定光泽,能给人一种视*上的美感。

5、增香。食糖发生焦化后可产生令人愉快的焦香味。

6、成菜。制作甜味菜肴,密汁,挂霜,拔丝等,食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蔗糖的物理性质包括哪几个方面

  甜度
  各种单糖或双糖的相对甜度为:蔗糖1.0,果糖1.5,葡萄糖0.7,半*糖0.6,麦芽糖0.5,*糖0.4。
  溶解度
  常见的几种糖的溶解度如下:果糖78.94%,374.78g/100g 水;蔗糖66.60%,199.4g/100g水;葡萄糖46.71%,87.67g/100g 水。实在室温下葡萄糖的溶解度较低,其渗透压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贮藏性差,工业上一般在较高温度下55℃(70%),不会结晶,贮藏性好。
  一般说来糖浓度大于70%就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果汁和蜜饯类食品就是利用糖作为保藏剂的。
  结晶性
  就单糖和双糖的结晶性而言: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转化糖。淀粉糖浆是葡萄糖、低聚糖和糊精的混合物,自身不能结晶并能防止蔗糖结晶。在生产硬糖是不能完全使用蔗糖,当熬煮到水分含量到3%以下时,蔗糖就结晶,不能得到坚硬、透明的产品。一般在生产硬糖时添加一定量的(30%-40%)的淀粉糖浆。
  在生产硬糖时添加一定量淀粉糖浆的优点是:
  (1)不含果糖,不吸湿,糖果易于保存;
  (2)糖浆中含有糊精,能增加糖果的韧性;
  (3)糖浆甜味较低,可缓冲蔗糖的甜味,使糖果的甜味适中。
  吸湿性和保湿性
  吸湿性:糖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吸收水分的情况。
  保湿性:指糖在较高空气湿度下吸收水分在较低空气湿度下散失水分的性质。
  对于单糖和双糖的吸湿性为:果糖、转化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
  对于生产硬糖要求生产材料的吸湿性低,如蔗糖;对于生产软糖的材料要求吸湿性要高,如转化糖和果葡糖浆。
  渗透性
  相同浓度下(只哦量百分浓度)下,溶质分子的分子质量越小,溶液的摩尔浓度就越大,溶液的渗透压就越大,食品的保存性就越高。对于蔗糖来说:50%可以抑制酵母的生长,65%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80%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
  冰点降低
  当在水中加入糖时会引起溶液的冰点降低。糖的浓度越高,溶液冰点下降的越大。相同浓度下对冰点降低的程度,葡萄糖>蔗糖>淀粉糖浆。生产糕点类冰冻食品时,混合使用淀粉糖浆和蔗糖,可节约用电(淀粉糖浆和蔗糖的混合物的冰点降低较单独使用蔗糖小),利用低转化度的淀粉糖浆还可以促进冰晶细腻,粘稠度高,甜味适中。
  抗**性
  糖类的抗**性实际上是由于糖溶液中氧气的溶解度降低而引起的。
  粘度
  对于单糖和双糖,在相同浓度下,溶液的粘度有以下顺序: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糖浆,且淀粉糖浆的粘度随转化度的增大而降低。与一般物质溶液的粘度不同,葡萄糖溶液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蔗糖溶液的粘度则随温度的增大而降低。根据糖类物质的粘
  度不同,在产品中选用糖类时就要加以考虑,如清凉型的就要选用蔗糖,果汁、糖浆等则选用淀粉糖浆。

淀粉和葡萄糖 蔗糖和纤维素 淀粉和纤维素 果糖和葡萄糖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果糖和葡萄糖是同分异构体,分子式都是C6H12O6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没有确定的分子式
蔗糖分子式C12H22O11

怎样熬制甘蔗红糖

教你在家自制红糖,从甘蔗到红糖,不用高端器具,红糖香甜不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