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葛明怡 给各位分享密水试验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灌注水下混凝土前的导管密水试验怎么做?(水下灌注混凝土导管试压)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的导管密水试验怎么做?

具体做法:1.导管使用前要进行闭水试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导管应居中稳步沉放,不能接触到钢筋笼,以免导管在提升中将钢筋笼提起;3.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0.25~0.4m;4.必须满足首次灌注剪球后导管端能埋入混凝土中0.8~1.2m,剪球后向导管内倾倒混凝土宜徐徐进行防止产生高压气囊;5.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凝土,及时测量混凝土顶面高度和埋管深度,及时提拔拆除导管,使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保持2~6m之间。6.每根导管的水下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在该导管首批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否则应掺入缓凝剂(须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推迟初凝时间;7.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8~22cm;8.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为保证桩的质量,应留比桩顶标高高出0.5~1.0m左右的桩头。

污水管密水试验标准?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的导管密水试验怎么做?

1试验条件
对于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规程要求,必须再回填前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前,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1)管道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及“量测”检验均已合格;
2)管道两端的管堵(砖砌筑)应封堵严密、牢固,下有管堵设置放水管和截门,管堵经核算可以承受压力;
3)现场的水源满足闭水需要,不影响其它用水;
4)选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响周围环境。
2试验程序
在具备了闭水条件后,即可进行管道闭水试验。试验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实验完毕后,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试验以节约用水。试验各阶段说明如下:
1)注水浸泡: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米,将水灌至接近上由井口高度。注水过程应检查管堵、管道、井身,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在侵泡管和井1~2天进行闭水试验;
2)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分钟,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3)试验渗水量计算:渗水量试验时间30分钟时,每km管道每昼夜渗水量为Q=(48q)*(1000/L),
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渗水量
q---闭水管道30分钟的渗水量
L---闭水管段长度
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即为合格。
参考资料:《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标准》(CJJ 3—90)采用满管闭水试验方法
闭水试验法按下列程序进行:
1)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
2)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min。
3)实测渗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q=W/(T×L)
式中 q——实测渗水量,L/(min*m)
W——补水量,L;
T——实测渗水量观测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挤密桩静载试验怎么做?

在现场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或测定垫层、强夯和挤密等方法处理地基的承载力及有关变形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承压板应为刚性,其底面宜为圆形或方形。2 对土(或灰土)垫层和强夯地基,承压板的直径(d)或边长(b),不宜小于1m,当处理土层厚度较大时,宜分层进行试验。3 对土(或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1)单桩和桩间土的承压板直径,宜分别为桩孔直径的1倍和1.50倍。2)单桩复合地基的承压板面积,应为1根土(或灰土)挤密桩承担的处理地基面积。当桩孔按正三角形布置时,承压板直径(d)应为桩距的1.05倍,当桩孔按正方形布置时,承压板直径应为桩距的1.13倍。3)多桩复合地基的承压板,宜为方形或矩形,其尺寸应按承压板下的实际桩数确定。J.0.2 开挖试坑和安装载荷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试坑底面的直径或边长,不应小于承压板直径或边长的3倍;2 试坑底面标高,宜与拟建的建筑物基底标高相同或接近;3 应注意保持试验土层的天然湿度和原状结构;4 承压板底面下应铺10~20mm厚度的中、粗砂找平;

窗户三密试验指哪三密?

抗风性,水密性,气密性,简称三性。三性试验是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方委托有资质的、或业主方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报告出来就算完成。门窗的物理性能包括空气渗透、雨水渗漏、抗风压、保温、隔声、采光等。后三种性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只有特殊要求的门窗才需要进行检测;前三种性能在门窗型式检验中为必检项目,门窗的物理三性一般是指这三项性能。

油密实验的原理?

密立根设置了一个均匀电场,方法是将两块金属板以水平方式平行排列,作为两极,两极之间可产生相当大的电位差。金属板上有四个小洞,其中三个是用来将光线射入装置中,另外一个则设有一部显微镜,用以观测实验。喷入平板中的油滴可经由控制电场来改变位置。 为了避免油滴因为光线照射蒸发而使误差增加,此实验使用蒸气压较低的油。其中少数的油滴在喷入平板之前,因为与喷嘴摩擦而获得电荷,成为实验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