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长孙俊之 给各位分享光山是隶属什么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光山县历史上是什么地方(光山县的历史由来)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光山县历史上是什么地方
光山历史悠久。周为弦子封国,故称“弦”;春秋为弦国地,战国属楚;秦代辖于九江郡;西汉置西阳县;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光城县,同年并置乐安县;隋开皇三年(583)光城县并入乐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析置光山县。唐宋以后属于光州辖县。此后一直是江淮河汉的军事、**、经济和文化重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4000余年。因有浮光山,“每有光耀”故名。
中华**二年(1913年)属河南省属豫南道(1914年改豫南道为汝阳道),1928年5月河南省境划为14个行政区,属第十三行政区(潢川)辖区;1932年8月属于河南省第九区(潢川)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河南省潢川专区辖区;1952年10月,信、潢两专署合并,属信阳专区。1970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6月9日开始,属信阳市管辖。
光山县五岳水库有多少面积?
你好,这个水库面积不是特别的大,不过里面的水质还是非常不错。
河南省光山县有多少个乡?
截至2019年,光山县有10个乡:仙居乡、北向店乡、罗陈乡、殷棚乡、南向店乡、晏河乡、凉亭乡、斛山乡、槐店乡、文殊乡。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全县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
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产业集聚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区,1个商务中心区,360个村(社区)。是国家级贫困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片区县,**办公厅定点扶贫县。
截至2019年,光山县辖2个街道、7个镇、10个乡:弦山街道、紫水街道、十里镇、寨河镇、孙铁铺镇、马畈镇、泼陂河镇、白雀园镇、砖桥镇、仙居乡、北向店乡、罗陈乡、殷棚乡、南向店乡、晏河乡、凉亭乡、斛山乡、槐店乡、文殊乡。
扩展资料:
光山县的建制沿革
光山历史悠久。周为弦子封国,故称“弦”;春秋为弦国地,战国属楚。
秦代置西阳县,辖于九江郡,为光山设县之始;西汉增置轪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光城县,同年并置乐安县;南朝宋大明元年(457年)分弋阳郡立光城郡,八年(464年)省光城郡为县;南朝梁太清元年(547年)在原光城郡置光州,治光城县(今光山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光城县并入乐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析置光山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乐安县为仙居县;宋建炎元年(1127年)并入光山县。
唐初复置光州,后治所由光山移至定城,光山属于光州(治今潢川县)辖县。此后光山县一直是江淮河汉的军事、**、经济和文化重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4000余年。因有浮光山,“每有光耀”故名。
中华**二年(1913年)光州改名潢川,光山属豫南道。**十七年(1928年)5月河南省境划为14个行政区,属第十三行政区(潢川)辖区;**二十一年(1932年)8月属于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潢川)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河南省潢川专区辖区;1952年10月,信、潢两专署合并,属信阳专区。1970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6月9日开始,属信阳市管辖。
2019年3月6日,**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光山县在其中 。
参考资料来源:光山县人民**—光山县情
参考资料来源:光山县人民**—行政区划
河南光山县有多少人口
限速70的国道312进入河南省光山县境内有一个限速20的小牌子,你没有看到你就倒霉了,罚你2000元扣你12分。你说说强盗在哪里?
河南信阳光山在地域上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信阳跨淮河南北,在我国南北地里分界线上;而光山正好在淮河南边,所以从地域上说,光山还是属于南方的
信阳地跨淮河,位于中国**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带向暖温带过渡区。这种过渡气候造成淮河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鱼跃,犹如江南风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无垠,盛产小麦、杂粮、棉花,北国情调浓厚。
http://****xinyang.gov***/index.jsp?id=40288118176127d60117616ac395002d&id_id=A101011&name=varticles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人口79.7万,其中农村人口69.7万人,下辖10乡、7镇、2个街道办事处,是国家著名的苏区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北宋**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出生地,原全国政协*****的故乡。光山地处**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带季风型湿润、半湿润气候,青山、绿水、名胜相互映衬,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
http://baike.baidu.com/view/96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