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的正二品**镇守一方的总兵,能够调动多少**?

例如辽东镇总兵,能够管理9万多**,属于实权人物。到了清朝中期,总兵这个官职有了品级,受提督的领导,品级是正二品。很多人拿这个时候的总兵与现代的边防来比,说相当于军分区司令的级别。不管怎么说,总兵要负责的事务,确实非常细致。大清朝总兵为正二品,管辖兵力少的三千左右,多的一万左右。

千总管多少人(千总多少兵)

乾隆十八年统一把镇守总兵官品级定为正二品。(清总兵)清朝的总兵统辖的士兵数量相差较大,不能一概而论。清朝设有总兵83名,其中,陆路总兵70名,水路则为13名,统辖中国十八省614防营约63万兵力。陆路总兵多为绿营兵总镇,官阶正二品,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

清朝时期,清朝绿营兵的总数大在六十三万人左右,当时,朝廷主要在全国各地设置了七十三名总兵,如果平均来算的话,清朝每个总兵所能掌握的**大概在九千多人左右,但实际状况并不都是按平均数来算的。

明朝的守备、千总、把总各统辖多少人?

千总:管理约200兵士,负责1000军户(在明朝京师三大营的千总、把总,以及巡抚、总督、督师亲兵的千总、把总则是实打实的2000兵)。 游击:管理500兵,担任**营级别的**防区指挥官,可临时指挥2000兵。 参将:管理1000兵,担任**团级别的**防区指挥官,可临时指挥5000兵。

而还有的将领则挂副将军印,后来就自然而然地把挂副将军印的称为副总兵了,所以副总兵一开始是作为总兵的副手的,后来副总兵也常常自己带兵承担一个**方向的作战任务,为一路统兵官。出任副总兵的一般是或都督佥事衔或都指挥使衔。

明朝基本是一个总兵一个副总兵,只有北京是一个总兵三个副总兵,但是旁边的两个镇的总兵没有副总兵,所以平均依然是一个总兵一个副总兵加8到10个参将的规模。南方有些镇没有副总兵但是参将也减少了。总兵副将参将实际各只带1000兵,千总200兵1000军户,把总100兵500军户。

明朝卫所军官(如千户、百户等)与把总、千总、守备、参将、总兵等武官分别隶属于卫所制和营兵制,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交叉。卫所制 卫所,是明朝使用的一种**编制制度,永乐时全国兵员达两百万 。明朝**编制实行“卫所制”。**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

古代,**官职统领多少人,从最低说到上

1、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从低到高”:1公士,2上造,3簪枭,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 公士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一级。

2、北宋的**可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部分。禁军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4级。厢辖10军,军辖 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各级统兵官分别为:厢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马 军称军使)、副部头(马军称副 兵马使)。

3、从低到高的古代军职 古代社会的**分为文职和武职两种,武职则可以分为多个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 士兵 士兵是古代**的基本单位,是最底层的军职,责任是执行战斗任务。在古代,士兵主要来自于农民阶层,有些也是逃荒流民或者罪犯等。而且古代**中的战斗力主要依赖于士兵的数量和质量。

明朝**中的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千总、把总各有多少人?

千总:管理约200兵士,负责1000军户(在明朝京师三大营的千总、把总,以及巡抚、总督、督师亲兵的千总、把总则是实打实的2000兵)。 游击:管理500兵,担任**营级别的**防区指挥官,可临时指挥2000兵。 参将:管理1000兵,担任**团级别的**防区指挥官,可临时指挥5000兵。

明朝基本是一个总兵一个副总兵,只有北京是一个总兵三个副总兵,但是旁边的两个镇的总兵没有副总兵,所以平均依然是一个总兵一个副总兵加8到10个参将的规模。南方有些镇没有副总兵但是参将也减少了。总兵副将参将实际各只带1000兵,千总200兵1000军户,把总100兵500军户。

游击将军六人,统领南兵游击将军三人,领班游击将军七人,坐营官八人,守备八人,把总一人,提调官二十六人。 镇守昌平总兵官一人,旧设副总兵,又有提督武臣。嘉靖三十八年,裁副总兵,以提督改为镇守总兵,驻昌平城,听总督节制。分守参将三人,曰居庸关参将,曰黄花镇参将,曰横岭口参将。

明朝一个总兵的兵力并没有固定的数量,总兵的兵力配备会因时、因地、因具体任务而有所变化。总兵,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结束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

朱元璋渡江后,随着**的不断扩大,编制不一,将校的称呼极为混乱。后来,他下令进行整顿,立部伍法,规定“有兵五千者为指挥,满千者为千户,百人为百户,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建立明朝后,刘基在这一基础上,奏立军卫法。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每营兵员3000人。这是南方明军的营哨编制,北方稍有变动,但大体相当,如戚继光的蓟镇陆军编制,十二人为一队,三队为旗,三旗为局,四局为司,二司为部,三部为营,人数也在3000人左右。这就是明朝中后期的主要**编制形式。

文章分享结束,千总管多少人和千总多少兵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0K,关于千总管多少人和千总多少兵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