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田千刚 给各位分享明朝最年轻官员排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明朝最年轻的内阁首辅是谁?(明朝最年轻的内阁大学士)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明朝最年轻的内阁首辅是谁?

魏藻德。他是整个大明朝最年轻的内阁首辅,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就坐上了内阁第一把交椅。魏藻德是崇祯十三年(1640)的状元,在崇祯十六年受到皇帝赏识,被提拔为东阁大学士,并入内阁辅政。在职期间没有什么建树,唯一做了一件事就是遵从皇帝旨意号召捐款。崇祯十七年,又坐上了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加文渊阁大学士。

明朝最年轻的宰相?

明朝最年轻的内阁首辅是谁?

明太鱼朱元璋时期的胡惟庸

10 明朝天启年间最年轻的进士?

周延儒,字玉绳,号挹斋,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明代宜兴人(今宜兴宜城镇人)。少时聪明,有文名。20岁时连中会元、状元,授修撰。天启年间迁右中允,掌司经局事。不久又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崇祯帝即位,召为礼部右侍郎。1643年四月,清兵入关,延儒自请视师,却假传捷报蒙骗皇帝,崇祯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特进太师。后锦衣卫指挥骆养性上疏揭发**,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因而获罪流放戍边。不久,崇祯帝下诏勒令周延儒自尽,籍其家。终年51岁。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特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时年36岁,次年九月拜为首辅。比杨廷和和张居正都早,我想说张问是宋朝的吧。

明末四大名将?

1.袁崇焕:大明王朝的最后顶梁柱,可惜最后被魏忠贤等小人陷害,凌迟处死。2.孙承宗:明末军事战略家、爱国者。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3.孙传庭;明末名将。此人评价相当高。(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为捍卫明帝国的荣誉做最后的一番努力,肝脑涂地,在所不惜。4.卢象升:明末第一悍将,民族英雄。从小就志存高远,不仅读书勤奋,而且还学习兵书习练武术。所以,此人文武全才。

明朝十二帝顺序?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2明成祖朱棣,3明仁宗朱高炽,4明宣宗朱瞻基,5明正统朱祁镇,6明成化宪宗朱见深7明孝宗朱佑樘,8明武宗朱厚照,9明世宗朱厚聰,10明穆宗朱载垕,11明神宗朱翊钧,12明泰昌帝朱常洛13明熹宗朱由校,14明崇祯思宗朱由检。

明朝战神?

特推荐最牛的四位,称之为明朝“四大战神”。
NO.1徐达
徐达用亲身经历,说明一个道理:
一个平凡的人经过不懈的个人努力,也能成为**疆场、名垂青史的名将!
徐达(公元1332年-公元1385年),安徽凤阳人,朱元璋老乡。
明朝开国六王之首。(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注:常茂为常遇春之子。)
徐达系农民出身(比朱元璋的乞丐出身略好),从小习武。22岁时,被老乡朱元璋忽悠,投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从此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和传奇经历。
1、攻打和州时,用自己换被俘的朱元璋,救了朱元璋一命。
2、潘阳湖之战,辅助朱元璋,全歼陈友谅六十万大军。
3、为主将,率二十万大军东征张士诚,张士诚全军覆没后,自缢而亡。
4、为主将(征虏大将军),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伐,攻占大都,元朝亡。
5、为主将,与蒙古第一名将王宝宝激战,灭王宝宝大军八万余人,王宝宝兵败逃逸。
6、为主将(征虏大将军)西征,平定关中地区、平定塞外之地。
徐达从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最优秀的大将。
徐达深通谋略,但为人宽厚,深谙兵法。一生之中,战必胜、攻必取。
朱元璋称其为“**长城”。
NO.2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安徽凤阳人,朱元璋老乡。
因其自称能够将兵十万,又称“常十万”。
同徐达的经历类似,常遇春出身农民,自幼习武,骑射俱佳。
因为生活困苦,最初啸聚绿林,干打家劫舍的买卖。后觉得索然无味,没有前途。
这时偶遇朱元璋,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玩玩,从此追随朱元璋。
1、攻占衢州城,立下首功;大战九华山,立下赫赫战功。
2、在采石矶之战中,身先士卒,以一叶小舟率先冲入敌营,英勇无比。
3、配合徐达,潘阳湖之战灭陈友谅六十万大军。
4、配合徐达(为副元帅)北伐,攻占大都,元朝灭。
常遇春的一生短暂(40岁而亡),就像最美的烟花一样,光彩夺目、灿烂无比。
一生征战,未尝败绩,与徐达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
NO.3戚继光
戚继光(公元1528年—公元1588年),山东蓬莱人。
年轻时非常有个性,喜爱读书,后继承祖上官职,踏入**。
戚继光战功:
1、最著名的是南征倭寇。当时倭寇从海上进攻浙、闽等地,戚继光将金华、义务等地民风彪悍之三千人组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