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哪一类体例的历史?
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编年体一类体例的历史。《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通史是与断代史相对应的,是说不是单独记叙的一个朝代,而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历史著作。
编年体。根据查询《资治通鉴》简介得知,《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
《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通史体裁。《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巨著,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该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1、《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2、《资治通鉴》是属于编年体通史的历史。《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由司马光所编写的一部拥有着多卷本的编年体史书,整部史书一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司马光从公元前403年开始一直到公元959年,总共耗时十九年编写完成。
3、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编年体一类体例的历史。《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4、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是什么体裁的史书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通史的史学体裁。编年体通史是一种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历史著作形式,时间为线索,按照年代顺序叙述历史事件,涵盖了广泛的历史时期和内容。《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编年体通史之一,被誉为中国史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治通鉴》是属于编年体通史的历史。《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由司马光所编写的一部拥有着多卷本的编年体史书,整部史书一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司马光从公元前403年开始一直到公元959年,总共耗时十九年编写完成。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书,由北宋司马光主编,他不仅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同时还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编年体。根据查询《资治通鉴》简介得知,《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 、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编年体一类体例的历史。《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资治通鉴》是属于编年体通史的历史。《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由司马光所编写的一部拥有着多卷本的编年体史书,整部史书一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司马光从公元前403年开始一直到公元959年,总共耗时十九年编写完成。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 、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
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史书《资治通鉴》是属于哪一类体例的历史
1、《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2、编年体。根据查询《资治通鉴》简介得知,《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
3、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什么史书
1、《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什么史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2、资治通鉴是中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简介:《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4、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5、《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
6、《资同治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长篇编年体史书,全书294卷,历时19年。《史记》成书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历时1363年,跨越16个朝代,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文章分享结束,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和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0K,关于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和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