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如何评价谢灵运和陶渊明
1、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谢灵运和陶渊明: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江、鲍之流,又狭于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谢康乐诗的深奥博大,但是多耽溺于山水。如陶渊明诗的超拨古朴,但是又多放情于田园。谢康乐即谢灵运 ,曾袭封康乐公 ,故称。
2、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也说: “泊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馅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洲矣。” 宋代的郑樵在《论秦因诗而亡》中说的更加危言耸听:秦因“采诗官不置”而亡。据说周朝设有采诗官,但是周朝终于灭亡了。不设采诗官的秦隋也先后灭亡了。
3、《与元九书》是其新乐府运动的理论总结。 白居易将“六义”作为诗歌审美评价的最高标准,是其复古思想的必然。对“六义”他又重在“美刺比兴”。
4、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5、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知名论点。情是诗的形式,言和声是诗的表现方式,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剖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伟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策林》六十九)。
对谢灵运的评价
谢灵运:东晋时代的诗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汉族。是南北朝时代与陆机齐名的诗人。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谢灵运曾自评“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其山水诗多集中笔墨于客观山水本身的精描细摹,往往末尾缀以说理议论,极少明显见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因而招致“寡情”之讥。 毛**晚年多次评论谢灵运在开创中国山水诗题材方面的贡献。
谢灵运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谢灵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界获得了高度评价,也成为了许多读者心中的经典之作。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方法也对后来的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谢灵运的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启示作用。
既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大旅行家。既有天才的灵气,也有天才的狂傲,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那句“天下才共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南朝的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中就有对谢灵运的评价,如“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其源出於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
在宫廷宴会上,谢灵运常被要求即席创作,这无疑提升了他的地位。然而,他的自信与狂妄也随之增长。有一次,他在饮酒之际,豪放地自比为魏晋以来文学之才的瑰宝,他自言:“自曹植(曹子建)独占八斗才华后,我占据了其中一斗,剩下的才情皆分给了天下其他人。
怎么评价谢灵运这个人?
谢灵运:东晋时代的诗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汉族。是南北朝时代与陆机齐名的诗人。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谢灵运,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被誉为“文学大师”。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谢灵运的生平 谢灵运于1923年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文化人,崇尚自由思想,这对谢灵运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谢灵运自幼聪明好学,爱好文学。
毛**晚年多次评论谢灵运在开创中国山水诗题材方面的贡献。他认为,山水诗的出现和蔚为大观,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人开辟的山水诗园地,没有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唐人的山水诗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并登峰造极。
既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大旅行家。既有天才的灵气,也有天才的狂傲,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那句“天下才共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如何评价谢灵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谢灵运历史评价、如何评价谢灵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