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袁宛岚 给各位分享什么叫地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震是个什么概念?(地震指的是什么)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地震是个什么概念?
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地球上的版块相互挤压碰撞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结构地动,岩层断裂产生错位变动,在地质结构上产生宏达变更而产生的地动。火山地动,火山迸发时所引起的能量打击而产生的地壳地动。沦陷地动,地层沦陷所引起的地动。
地震是怎么分级的?
目前通用的震级标准,最初由地震学家查尔斯·里克特193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公布。这个震级表以他的姓氏命名,即里克特震级表,简称里氏震级表。这种简单而实用的震级标准,最初只用于测量南加州当地的地震,但随着日后在全球普及,里克特也名扬天下。 里克特把地震震级从低到高分为1至10级。接近于震级表高端水平的地震很难测量,因为它们鲜有发生,高于里氏8级的地震平均每年只发生一次,科学家们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分析这种**地震。 诞生于近70年前的里氏震级表,至今仍是最为通用的地震分级标准。在地震表上,每个级别都比上一级地震的运动和强度增加10倍。 中度地震始于里氏5.0级,超过里氏6.0级就是强烈地震,可以造成现代建筑的损坏。达到里氏7.0级或者更高,就是大型地震,所造成损害范围通常达到数百公里。 目前,科学家开始倾向于使用更加精确的测量法,比如“地震瞬间”,把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量化。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科学家们一般会在地震之初估算出一个震级,然后在获得更多数据后更新。极微 2.0以下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 甚微 2.0-2.9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 微小 3.0-3.9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 弱 4.0-4.9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 估计每年6,200次 中 5.0-5.9 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损害。 每年800次 强6.0-6.9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年内的居住区。 每年120次 甚强7.0-7.9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每年18次 极强 8.0-8.9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 每年1次 超强 9.0及其以上 每20年1次 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强度的标尺就是震级,震级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其大小与地震中释放能量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中的什么灾害?
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也属于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按震级大小可分为七类:超微震(震级小于1级)、弱震(震级小于3级,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可造成破坏的地震)、强震(震级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和巨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