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盆土
养殖芦荟[芦荟(学名:Aloe 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的土壤最好选择排水、保水性、透气、蓄肥的良好性能,排水透气性[透气性是指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差的土壤,很容易造成根部呼吸受阻,导致植株烂根坏死。芦荟的配土一般采用腐殖质[腐殖质对元素的迁移主要表现为有机胶体对金属离子的表面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以及腐殖酸对元素的整合作用与络合作用。]+田园土+河沙,按照2:2:1的比例进行配制。
种植芦荟的盆最好选择泥盆,瓷盆和塑料盆[塑料盆是专指用来盛放物品的钵状容器,因其形状要比钵大且由塑料制成,故而称为塑料盆。]透气性差,最好不用。换新盆后,应用水将其浸透,以免上盆后,盆壁半干半湿,植株不能很好的服盆。
2、温度
芦荟原本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在终年无霜的沙漠环境中,比较怕冷。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5~15℃,湿度为5%~45%。当室温降到5℃时,芦荟会停止逆生长,0℃时,芦荟生长会出现异常。
3、浇水[浇水,属于园艺学,是种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芦荟被称为是“旱不死的植物”,所以不浇水一般影响不大,但如果土中长期积水会造成烂根。一般情况,春季5~7天浇一次水;夏季2~3天浇一次水,避免烈日暴晒,浇水水分挥发;秋季,5~7天浇水一次。冬季,温度在15℃以上,15~20天浇水一次。
4、光照
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良好。除了刚刚种植不久的芦荟,只能见见早上的阳光外,其他的时间多晒太阳,阳光越充足,生长的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