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励。激励是解决渠道冲突快速有效的方法,它主要用来解决制造商[或称为“生产厂商”,指创造产品的企业。]与批发商[批发商是指向生产企业购进产品,然后转售给零售商、产业用户或各种非营利组织,不直接服务于个人消费者的商业机构,位于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简述分销渠道冲突的解决策略

2、沟通与说服。通过劝说来解决渠道冲突,实质上就是在利用领导力[领导力(Leadership)就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比较常见的领导力开发方法包括CEO12篇领导力提升、EMBA及EDP项目等。]。从本质上说,劝说就是为存在冲突的渠道成员提供沟通的机会。强调通过劝说来改变其行为而非信息共享,也是为了减少渠道系统中有关职能分工引起的冲突。劝说的重要性在于使各渠道成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处于渠道系统的不同层级,自然需要扮演相应的渠道角色,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

3、惩罚。惩罚手段多用于解决渠道内分销商[分销商(distributor) 是指贸易中获得商品所有权的中间商。]之间的冲突。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则[《遵守规则》是银色黑龙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市场秩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市场生产经营主体合法交易行为与违法交易行为及其客观后果的总和;广义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交易行为、市场消费主体的购买行为及市场交换客体的数量与质量作用于市场及其客观后果的总和。]的渠道成员,必须严厉处理,不留情面。或解除合约或强制退出。

4、协商谈判。谈判的目的在于停止渠道成员间的冲突。从实质上说,谈判是渠道成员间讨价还价[讨价还价,读音 tǎo jià huán jià,是指在买卖东西或谈判时双方对所提条件斤斤计较,反复争论。]的一种方法。在谈判过程中,通常每个渠道成员都会放弃一些东西,从而避免冲突发生或避免已发生的冲突愈演愈烈[愈演愈烈,读音yùyǎnyùliè,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指事情、情况等越加恶化、严重。]。不过,利用协商谈判来解决渠道冲突,需要看渠道成员的沟通能力和是否依然保持愿意合作的意愿。

5、诉讼仲裁。渠道冲突有时需要借助外力来解决。比如诉讼、法律仲裁等。不过,通过诉讼来解决渠道冲突则意味着渠道中的领导力没有起到作用,即通过沟通、协商谈判等途径都已经没有起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