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梅思宜 给各位分享民国山西排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西民国时期十大名人?(山西民国时期十大名人名单)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山西**时期十大名人?

闫锡山,彭真,***,赵树理。***。刘胡兰。程子华,石评梅,傅作义,董其武

山西火车站排名?

山西**时期十大名人?

1、大同站(特等站)大同站,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编组特等站,是连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五省级行政区和沟通华北、西北和三晋腹地的重要铁路枢纽。大同站始建于1914年,先后经过4次改造扩建,截至2006年1月,大同站站台规模为7台48线,建筑面积33853平方米。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大同站共发送旅客90130人次。2、太原站(特等站)太原站,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太原站始建于1907年;1907年10月,太原站开始运营;1993年1月1日,太原站升为特等站。截至2017年12月,太原站站场规模为7台10线,建筑面积为30599平方米。截至2017年12月21日,太原站旅客到发量日均为13.3万人次。3、太原南站(一等站)太原南站,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太原南站是山西省内第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太原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截至2019年4月,太原南站占总建筑面积约20.3万平方米,站台规模为10台22线。根据山西新闻网报道截至2019年1月21日,太原南站日均发送旅客达4.2人次。4、临汾站(一等站)临汾火车站站址在山西省临汾市内迎春北街。始建于1935年。离太原站274公里,离华山站254公里(同蒲铁路南段),隶属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为一等站。临汾站的站台规模为2台16股道。全站共有9条到发线,8条调车线,2条牵出线,1座简易驼峰,24条专用线,1座货场,1个客车检修库,1个机务折返段,1个客车检修基地。5、介休站(一等站)介休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新建东路,隶属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始建于1934年12月,1935年6月运营,1984年改建,1998年8月1日升为一等站。时为客货兼营特等站,山西中南部铁路枢纽之一,是南同蒲沿线大的货运站和第三大客运站。拥有站台2个,股道8个,站线136条,正线7条和四个站场。6、运城站(一等站)运城站,位于中国山西省运城市,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侯马车务段管辖的一等站,始建于1935年。运城站的站台规模为2台3线。运城站距太原站412公里,距华山站116公里。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7、晋中站(二等站)晋中站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乡红马营村,隶属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等站。晋中站的建筑面积为31440.64平方米,站台规模为2台9线。晋中站是新建大西客运专线上的一个客运中间站,晋中站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乡红马营村西北侧(太中银铁路北六堡站(中鼎物流园站)对面,与北六堡站共用1个站台),地处太原南部新城和晋中市城区的结合部。8、侯马站(二等站)马站,站址在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路东街道新田路1号。建于1935年,隶属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侯马车务段管辖,为二等站。侯马站是黄韩侯铁路与南同蒲铁路的接轨站,客货运输非常繁忙。侯马站的站台规模为2台7线,在同蒲线上行距离大同站689公里、距离太原站334公里,下行距离华山站194公里。9、临汾西站(二等站)临汾西高铁火车站,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河西新城周家庄,隶属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侯马车务段管辖,现为大西高铁上的二等站。临汾西站也成为临汾市的建筑标志之一。临汾西站的总建筑面积约为11380平方米,站台规模2台5线。临汾西站车站高**人数为1000人;车站高峰小时发送量为2000人/小时。10、原平站(二等站)原平站,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原平车务段管辖的客货二等站,始建于**二十四年(1935年)。原平站主要负担京原线列车机车换挂、摘挂列车解编、客货运输等作业。原平站设有站台3个,到发线14股(1-14道,I、Ⅱ、Ⅳ道为正线),调车线10股(15-24道)、货物装卸线3股(41、42、43道)。原平站离大同站231公里,离太原站124公里(北同蒲线),离北京站444公里(京原线)。

山西大院排名前十名?

1、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晋商乔致庸的故居,几件珍贵文物:犀牛望月镜、九龙灯、万人球、九龙屏风。山西旅游十个最著名大院
2、王家大院: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
3、常家庄园:榆次县东阳镇车辋村,常氏家族走西口,从福建武夷山贩卖茶叶到俄罗斯发家致富成功。
4、万荣李家大院:运城市万荣县闫景村,至**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
5、汾西师家沟大院:位于汾西县城5公里处,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6、祁县渠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
7、太古三多堂: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城北洸村,曹家大院必看的几件文物:1、清明上河图,百寿大屏风、清宫国宝金火车头钟。
8、临汾古县张家大院:山西古县石壁,张氏家族自明末清初迁居此处。
9、皇城相府: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
10、阎锡山故居:山西省定襄县城东北22公里的河边村。

1936年太原市人口?

**时期1936年太原人口为 139458 人

阎锡山祖籍哪里?

阎锡山是**时期影响山西乃至全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名人。据《五台县志》记载,阎锡山祖籍五台县长条坡村,后迁至河边村,长条坡是阎锡山祖先从大城村迁往河边村的临时落脚点。现在大城村仍保留着阎锡山祖先住过的院落、栽种的古榆树及阎氏祖先的坟墓。

山西博物院在全国排名第几?


没有第几一说,山西省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Shanxi Museum),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
       山西博物院前身为**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2019年7月,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 
       据2020年7月山西博物院官网显示,山西博物院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     
       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获得鲁班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华北五省是哪五省?

**时期华北五省是指: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察哈尔,绥远(今***自治区西部)。

现在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

阎锡山统治范围?

1920年前后的联省自治风潮旋生旋灭,但同样打着“保一方平安,促一地繁荣”的阎锡山却能统治山西38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山西王”。
山西是**时期的“模范省”,美国《时代》周刊曾对阎锡山治晋作过评价:“阎锡山实际上处在一个**王国之中。尽管当时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但阎锡山为一千一百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富裕,因而他便显得出类拔萃。阎的嗜好不是女人、酒、**,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防御**、维持秩序的**,发展优良的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
阎锡山的名字,是五台县的一位曲秀才取的,源于杨载的两句诗:“道人卓锡问名山,路绝岩头未面攀。”他治军有方,驭人有术,一生奉行“中”的哲学,脚踏两只船,拥蒋反蒋,联共**,**通日,在“三颗鸡蛋上跳舞”,左右逢源,朝秦暮楚。正因如此,他虽生逢乱世,却能根据世事变化适时改变战略路线。
阎锡山的圆滑也是在清末民初“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环境下历练出来的,他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三不二要**”,即“不入*、不问外省事、不为个**利用兵,要服从**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后来他进一步概括为“保境安民”,对外界的争斗采取“中立”。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使山西成为他独霸一方的小天地。当然,军阀混战时代山西保持较为和平的状态,也和该省地形上比较封闭,外力难以介入有莫大的关系。
阎锡山在山西的许多政策和措施都烙有鲜明的阎氏印记。以农业发展为例,从1917 年开始,阎锡山推出“六政三事”(“六政”:水利、种树、蚕桑、禁烟、剪发、天足;“三事”:种棉、造林、牲畜) 来发展农业。阎锡山的政策非常灵活,为解决水利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他允许先贷款后偿还;在发展蚕桑业时,他不仅设置专门机构,还向农民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他还把**教育糅合在经济政策中,向农民不断灌输儒家思想和军国**思想。这样,阎锡山在山西建立起一个有利于自己统治的社会秩序,在全省范围内把政权渗透到村一级。有一次宪兵司令部逃走了一个犯人,阎锡山立即给各县打了个电报,结果不到3天,就在盂县查获,可见其治安效率之高。

除了花大力气治理农村,阎锡山还兴办工矿业、交通业和商业。他修建了横贯山西南北、长达800公里的同蒲铁路,不过他造的铁路自成一体,全是窄轨;他开采煤矿、铁矿;建造了太原兵工厂、太原钢铁厂等一系列大型重工厂和众多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厂。他设立的兵工厂,生产的**不仅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也成为他拉拢和要挟其他军阀势力的重要工具。1925年,他开始从法国引进技术,组装飞机。到1930年底,他已经有了20多架飞机。
阎锡山一向以小气抠门精于算计著称,但他在教育上却很舍得投入,山西的义务教育在各省遥遥领先。对于义务教育,阎氏认为:“凡是山西百姓,不论贫富贵贱的小孩子,七岁到十三岁,这七年内须要有四年上学,这就名叫国民教育;凡上过学的人,知识就高了,身体也壮了,为父母的无论如何贫穷,总要使子女上学,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又名叫义务教育;国家法律定的,人民若不上学,就要罚了还得上学,又名叫强迫教育。”从1924年起,山西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都在80%以上。为了普及义务教育,1919年,阎锡山创办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创校之初,学生达到1570人,一律免收学费。学生的**、伙食、住宿、讲义等费用也都由学校提供。课本费学校补助一半,学习用具等学校补助1/3。***元帅即为该校第一期学生。阎锡山还自掏腰包办教育。他在其家乡山西忻州河边村创办的川至中学(设附小),共7排140间瓦房,礼堂、会议室、生化研究室、标本陈列室、运动场等一应俱全。头4年不收学费,每年还给学生发一身校服、一双皮鞋(后改为帆布鞋)。这一切都是阎锡山自己掏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