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楚云香 给各位分享广东有哪些粤剧新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广东粤剧院十大名旦名单?(广东粤剧院主要女花旦)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广东粤剧院十大名旦名单?
粤剧十大行当,是指角色分类,划分如下:一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起来称十大行当
粤剧花旦有谁?
1.薛觉先,有万能老倌之称,他反串花旦,全行第一。
2.马师曾,1922年返广州,被省港大班“人寿年”聘为正印丑生,因出色地饰演了《苦凤莺怜》中的余侠魂一角而名声大振,其具有独特风格的“马腔”(俗称“乞儿喉”)亦从此家喻户晓,广为传唱。
3.白驹荣,著名粤剧小生表演艺术家。1958年他调任广东粤剧院艺术总指导, 次年任广东粤剧学校校长, 培育了大批粤剧**人。代表作品有《选女婿》《金生桃盒》《客途秋恨》《落霞孤鹜》《海角寻香》等。
香港粤剧十大名旦?
1、薛觉先(Sit KokSin,1904年4月7日——1956年10月31日),广东省顺德人。曾习京剧,取其所长,以丰富粤剧艺术,并不断创新,在净化舞台,提高唱、念、做、打水平,改革剧场陋习,培养后辈等,贡献很大。
薛觉先以文武生见长,又能反串女脚、兼演红生,人称“万能老倌”。
粤剧十大名曲名家?
1、薛觉先(Sit KokSin,1904年4月7日——1956年10月31日),广东省顺德人。曾习京剧,取其所长,以丰富粤剧艺术,并不断创新,在净化舞台,提高唱、念、做、打水平,改革剧场陋习,培养后辈等,贡献很大。薛觉先以文武生见长,又能反串女脚、兼演红生,人称“万能老倌”。
2、马师曾(1900年4月2日-1964年4月22日),字伯鲁,号景参,广东广州府顺德县桂洲马地桥人(今属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地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曾拜著名小武靓元亨为师,后一直在香港、**、广州、东南亚一带演戏及拍电影。1955年底回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擅演丑生、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行当,独创的“乞儿喉”,半唱半白,顿挫分明,有时还揉入方言俗语,活泼滑稽,成为脍炙人口的马腔。
3、桂名扬(1909年-1958年),原名桂铭扬,汉族,著名的粤剧演员,广东番禺人,生于南海,祖籍浙江宁波。代表作《火烧阿房宫》、《冰山火线》、《皇姑嫁何人》。
4、白驹荣(1892—1974)粤剧白派艺术创始人。原名陈荣,字少波,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人(今属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其父陈厚英是粤剧演员。1958年,他调任广东粤剧院艺术总指导,次年任广东粤剧学校校长,培育了大批粤剧**人。白驹荣曾任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
5、廖侠怀(1903年~1952年)工丑生,在《毒玫瑰》中扮演病院院长而声名大噪。廖扮演各种人物均能刻画入微,形像传神,善于即兴发挥,针砭时弊。用鼻音行腔使调,别具一格,尤以唱“中板”、“木鱼”等曲调最为出色,人称“廖腔”。代表剧目有《花王之花》、《火烧阿房宫》等。
粤剧艺术的一代宗师谁开创了红派?
红线女(粤剧一代宗师、红派艺术创始人)。
原名邝健廉,女,汉族,祖籍广东开平,中国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2009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粤剧演员曾小敏唱腔师傅是谁?
粤剧演员曾小敏唱腔师傅是丁凡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携手丁凡、文汝清、王燕飞、朱红星等多位粤剧名家新秀,与河南交响乐团合作带来一台《“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音乐会》,呈现了一场东方与西方乐器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艺术融会贯通的视听盛宴。
粤剧曾小敏多少岁?
45周岁
百科曾小敏,1977年10月出生于广东佛山三水,粤剧演员,工旦生,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剧)代表性传承人 。
历届粤剧院院长?
1 包括:陈锡煌、林瑞阳、黄承恩、陈健民、杨建新、黄楚乔、杨钺文、谷德昭、刘家良、孙宝清、刘昌华等人。
2 这些院长都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担任过粤剧院院长,他们各自贡献了很多,推动了粤剧艺术的发展。
3 粤剧院的院长一直在不断更迭,每一位院长都在为粤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粤剧,十大名人?
粤剧演员薛觉先,粤剧演员马师曾,粤剧演员白驹荣,粤剧演员罗品超,粤剧演员任剑辉,粤剧演员红线女,粤剧演员白雪仙,粤剧演员任冰儿,粤剧演员白玉堂,粤剧演员邓永祥。
粤剧十大名曲?
1、《牡丹亭惊梦》
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编成各种戏曲传唱了数百年之久,“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词句更是脍炙人口。
在江南苏杭一带,昆曲是当年颇为流行的一种戏曲,而《牡丹亭》则一直是昆曲的保留剧目。《牡丹亭》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杜丽娘与柳梦梅那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
2、《帝女花》
《帝女花》是1957年首演的一场粤剧的名称。作者是唐涤生。本剧背景是明末崇祯六年,国势积弱多年,崇祯帝虽欲励精图治,但因饱受沉重压力,用人不当,国势日益衰弱。戏曲讲述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悲情爱情故事。
3、《紫钗记》
粤剧《紫钗记》由唐涤生于1956年改编自明代汤显祖所著《紫钗记》,共八出,1957年8月30日在香港利舞台首演。汤显祖版本的《紫钗记》,据唐人小说《霍小玉传》及其本身作品《紫箫记》所改编,并改变其原来的悲剧结局为才子佳人故事。
4、《蝶影红梨记》
《蝶影红梨记》,香港剧作家家唐涤生据元朝张寿卿原著《红梨记》改编的不朽之作,1957年香港仙凤鸣剧团搬上舞台,由已故任剑辉和白雪仙领衔演出。
5、《柳毅传书》
柳毅传书又称柳毅奇缘,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依据李朝威《柳毅传》改编的戏剧经典剧目。
6、《昭君出塞》
7、《窦娥冤》
8、《李后主》
9、《牡丹亭惊梦》
10、《三笑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