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汪邪之 给各位分享两重点一重大包括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的内容?(什么是两重点一重大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的内容?
所谓“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监督,就是指**安监部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简称“两重点一重大”。这一举措是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内各**安监部门的安全监管抓手,主要强调“突出重点、加强监管”的安全理念,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经过三年多的集中整治,我国重点领域金融突出风险得到有序处置,系统性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巩固攻坚战取得的重要成果基础上,需要继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十四五”规划提出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重要目标,包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等重要任务。
2021年国家五大重点工程建设是哪五项?
五大重点工程包括,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六大重点行动包括,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
2021年12月国家重要会议有哪些?
2021年12月还没到,2021年11月,国家重要会议是,十九届六中全会
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时间2021:2021年11月8日至11日 十九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是,******局向**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全面总结*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什么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十四五规划100个重大项目涉及科技、装备制造、农业、环保、交通、能源、人才、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会给国际社会带来重大机遇的项目。
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2、深海空间站。3、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5、国家网络空间安全。6、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7、种业自主创新。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9、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10、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11、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12、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13、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4、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15、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16、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17、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18、建设国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体系。建设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19、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20、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21、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2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23、实现“百县千乡万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24、加快大型飞机研制。25、发展新一代和重型运载火箭、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26、发展深海探测、大洋钻探、海底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等装备和系统。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开发和工程化。27、研发新一代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28、研制高档数控机床。29、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机器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30、开发适应各种耕作条件的先进农机产品。31、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32、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33、研制先进化工成套装备。34、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成为新增长点。35、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36、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37、发展储能与分布式能源。38、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等高端材料。39、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40、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41、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42、支持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布局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推动贵州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43、加快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应用。44、打造电子商务国际大通道。45、构建国家网络安全和保密技术保障体系。46、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47、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48、建设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49、建成北京新机场。新增民用运输机场50个以上。50、大力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51、建设城市**通圈。52、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53、实现村村直接通邮。54、加快构建车联网、船联网。55、推动驾驶自动化、设施数字化和运行智慧化。56、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57、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58、开工建设常规水电6000万千瓦。59、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60、推动致密油、油砂、深海石油勘探开发和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61、建设水电基地和大型煤电基地外送电通道。62、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扩大天然铀储备规模。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64、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引江济淮、引汉济渭、滇中引水、引大济湟、引绰济辽等多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65、建设西藏拉洛、浙**溪、福建霍口、黑龙江奋斗、湖南莽山、云南阿岗等大型水库。66、建设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新疆阿尔塔什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67、基本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244条重要河流治理。68、推进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推进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69、培育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生中小城市。70、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71、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一批示范性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72、建设海绵城市。73、建设**管廊(网)。7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75、实施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大工程。76、在胶州湾、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厦门湾、北部湾等开展水质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77、突破“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建造关键技术。78、在北极合作新建岸基观测站,在南极新建科考站,新建先进破冰船,提升南极航空能力。79、逐步形成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80、实施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工程。81、建设50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82、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83、新增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84、对江河源头及378个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江河湖库实施严格保护。85、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86、建设5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和1个高放射性废物处理**实验室。87、推进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地区生态修复治理。88、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保护空间和连接各生态空间的绿色廊道。89、推进边疆地区国土综合开发、防护和整治。90、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91、发展特色产业,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劳务输出,实现1000万人转移就业扶贫。对“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地区约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92、改造建设百万公里农村公路。93、让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94、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95、重点支持若干所高校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96、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97、重大慢**过早死亡率降低10%。每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98、青年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99、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100、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队伍。
十四五时期12项重点任务具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施时间为2021年-2025年。
其中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12个领域。
二、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有哪些?
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加快数字化发展
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