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貌岸然[道貌岸然形容外表正经严肃,实际道德败坏、虚伪。],汉语成语[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拼音是dào mào àn rán,意思是神态庄重严肃,装作一本正经[词目 一本正经 反义词:油嘴滑舌 近义词:郑重其事发音 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的样子;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表里不一意思为表面与内在不一样,一般用作形容人的品性。]

岸然道貌是什么意思

2、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蒲松龄(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人,蒙古族。]《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岸然道貌是一个成语,读音是àn rán dào mào,意思是指严肃的神态。]。”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不敢造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gǎn zào cì,意思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地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