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万博枫 给各位分享普洱熟茶主要哪些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熟茶是什么时候?(熟茶是什么时候喝最好)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熟茶是什么时候?
普洱茶熟茶是1973年出现的。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普洱茶(熟茶)的茶质温和,茶水丝滑柔顺、醇厚,适合日常饮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熟茶)的香气会变得越来越柔和和丰富。普洱茶(熟茶)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
普洱熟茶的品质特征
一、香气
普洱熟茶的香气类型,其方式和方法与其它茶叶的嗅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经过“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香气独特,总的规律是:“以陈香为主导,透其他植物特殊香气”。
出产半年左右的普洱熟茶,“水气”基本消失,“陈香”凸显渐占主导香型。此时,香气类型因原料差异和储存环境的变化而复杂多样,主要有“枣香”、“参香”、“果香”、“桂圆香”、“槟榔香”等。
一年以上的普洱熟茶,陈香浓郁,香气渐趋纯正。受不同储存环境的影响,香气类型复杂,常见的有“樟香”、“桂香”、“枣香”、等。
普洱熟茶的香气的具体有陈香、荷香、焦糖香、甜香、参香、枣香、桂圆香等。
二、汤色
1、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2、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
3、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4、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5、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
6、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
7、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
普洱茶饼熟茶的制作工艺?
熟茶: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渥堆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熟普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 原料、原料加工 1、采摘:普洱茶的采摘可分为人工采摘和机采,采摘的标准则一般可以分为:一芽一叶(极少)、一芽两叶(较多)、一芽三叶、两芽三叶等。 2、摊凉:鲜叶分级摊放至含水量70%左右进行杀青。 3、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炒、闷、抖、翻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去除大量草青味,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在炒青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4、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掌握揉的轻重缓急十分重要,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程度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或缓或急,要有揉捻的节奏感,这样揉出来的普洱茶才有利于其转化的口感。 5、晒干(晒青):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其间可再揉捻一次以使茶条紧结,晒青茶含水量≤10%。此步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6、湿水:水质的好坏对发酵茶的品质影响很大,水质要求清澈,回甘好。优质的**水,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发酵茶的首选。 7、渥堆: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后洒水,上覆麻布,促进茶叶酵素作用的进行,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24小时左右,待茶叶转化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摊开来晾干。 成品加工 蒸压成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形成压制成型有别于散茶的独特香味。蒸压前须测定每批预制茶含水率并计算确定称茶量。 干燥摊晾:将紧压成型后的普洱茶摊开自然风干,时间约2天,或是正反面日晒二小时后,再*干一天。刚制成的茶品水分含量通常在9%以上,而在静置存放二日左右后,水分含量会渐减(蒸发)到9%左右;但在自然环境存放后,茶品中的水分含量会随环境变化而增减。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普洱熟茶毛茶便制作完毕了。都说普洱茶越陈越香,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存放超过五年的普洱熟茶是最为适合品饮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