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汉字常用字[常用字是指中文中经常用到的汉字,通常有数千字。](一级字),读作zhào,形声字[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最早见于春秋金文。本义是快步走。“趋赵”指犹豫不决[犹豫不决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又指疾走、跳跃。假借表示国名。后用作姓氏用字。

赵的拼音

2、形声字。从走,肖声。《说文》:“赵,趋趟也。”“趋赵”乃“趋赵”之误(参上“趋”字条),又用作疾行、超腾义。《穆天子[穆天子,姬姓,名满。]传》卷二:“天子北征,赵行口舍。”郭璞注:“赵,犹超腾。舍,三十里。”清王念孙[王念孙(1744年 ——1832年),江苏高邮人,字怀祖,生而清羸,故自号石臞。]《广雅疏证》:“超腾亦谓疾行。”引申为轻捷义。用为少、小义,是“肖”之假借。文献中多用为姓氏或国名,古文字材料中或作“肖”。以上诸义音读z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