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蓝宛民 给各位分享登记制度有哪些类型和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一拦二问三查四测五登记指什么?(一问二查三测四联系五登记六放行制度)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一拦二问三查四测五登记指什么?
此做法针对外来人员进出门口值守单位,尤其是人员集中单位时更须采取“一看二问三检查四登记五联系”制度 。 1. “一问”即问清楚外来人员的姓名、身份、到本单位找谁、联系什么事宜等。 2.“二看”即通过外观查看外来人员的神态、举止、语言有没有可疑之处,判断是否危险人员、精神病人等。 3.“三检查”即检查外来人员的**、随身携带物品。严禁携带危禁物品特别是硫酸、**等腐蚀性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物品,管制**、仿真*等危险物品进入单位。 4.“四登记”即详细登记外来人员的姓名、身份**、要找的单位联系人、联系什么事宜等。 5.“五联系”即联系本单位要找的人员,通知其到门口领人,确认许可后才能准许其进入。
户口薄上的文化程度重要吗?
户口簿上的文化程度只是印在纸上的几个字而已,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真正学历。因为户口本不可能每年都去更新,尤其是孩子的基本信息,变化很快,也就造成了户口本上的基本信息,尤其是学历啊、身高啊之类的和你本人的不相符。这个也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因为一般情况下,不管是求职还是工作,要用你户口本上的文化程度信息的情况很少很少,人家看的都是你的住址、户籍等等基本信息。看文化程度,最主要的是看你的***和***,有些求职企业也会查询学信网的信息。
四案九制指的是什么?
四 案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20年开学开园复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开学开园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心理**和危机干预工作方案九 制 度2020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2020年开学开园前后疫情防控晨午晚检制度22020年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3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复课证明查验制度42020年疫情防控师生健康管理制度52020年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62020年疫情防控校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72020年疫情防控卫生通风消毒制度82020年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92020年新冠肺炎防控与各岗消毒操作方法及要求指南(详细)
古代户籍及制度登载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户籍起源很早。春秋时发展为书社制度,25家为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版即户籍。战国时,强国“少料其民”,并实行上计制度,地方长官每年要将境内户口登记状况和赋税收入预算呈报国君。秦国商鞅变法后,严格户籍管理,又将之与军事编组相结合,五家为保,十家为连,行“什伍连坐法”。秦统一后,使黔首自实田,遂系田亩于户籍。汉代定户律,各地八月“案户比民”,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作为征收人口税和分派兵役、力役的依据。户籍这时是人口、土地、赋役三种册籍的合一。汉户籍三年一造,谓之“**”,并三年上计一次;每年征赋前的校核谓之“小案比”,属经常性登记统计。唐代也是三年一造户籍。由民户自己申报户口、田地,记入“手实”;里正据手实造籍。官员按各户资产多寡、丁口强弱量定户等(户分九等),据以征收户税。上计已改为一年一次,两次造籍中间年份按各年呈报的手实注于籍册,相当于异动登记。又为防止低报丁龄、伪报病老等,由官员检阅人丁形貌,称“团貌”(三百家为一团)。户籍制度趋于完备。宋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户籍遂按有无土地分为主户、客户,并按土地多少分别户等(农村分五等)。同时,设置各种单行的田亩帐册图簿,地籍逐渐从户籍中分离出去。宋取消人口税,仍征丁口之赋,差役也按丁抽派,因又有丁帐、丁口簿、五等丁产簿等单行户籍,均只计男口。王安石主政时行保甲、完税诸法,许多地方又取消丁帐等,改设甲册,并作抽练兵勇之用,亦常作为催科、征赋之据,但亦限于男口。宋以后,金的户籍登记包括男女老少,较宋为全面。元代则户类、户等复杂,户籍制度颇乱。明初整理户籍,进行人口普查,颁发户帖,登记户种(民户、匠户等)、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各口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相当完备。又在户帖的基础上建立黄册,除记录户帖项目外,并列徭役税粮科则。黄册十年编造一次,十年内的变动也登录,借以调整赋役。地籍则另有鱼鳞册,与黄册并行。明中叶实行一条鞭法后,大部分赋税都按田亩征课,鱼鳞册更为重要,黄册改以户籍为主,但这时仍有部分税银按人丁征收。清初,户籍散失。顺治初,为征收丁银,行户籍人丁编审制度:将户籍分为军、民、灶、匠四类,以户为单位核登丁口,三年(后改五年)一造丁册,其他人口不备载。康熙五十一年(1712)规定以后滋生人丁不再加征丁银,其后逐步实行摊丁入地,丁银全部并入田赋,人丁编审作用消失。乾隆五年(1750)首令岁奏民数,次年规定通过保甲系统统计男女老少全部人口,保甲成为户籍管理的基础,一直沿用下来。这时,户籍已与赋役无关了。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是维护政权统治和征课赋役的基础,故历代都十分注意户籍。中国的户籍历史甚久,记录丰富,制度日趋完备。但是,在封建社会前期,依附农制盛行,世族、豪强与国家争夺农民,荫庇丁口,户籍制度并未能顺利执行。而役重于赋,以及课人口税,亦造**民**,使户籍失实。后期,赋役征课渐从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分租制下的佃户减免直接负担,客户入籍为户籍制度注入了新的内容。但地方官为了保留地方财力和层层**自肥,也多方隐瞒户口,假报名姓。如明代上报户籍用黄册,许多州县征收税粮则用白册(亦称实征册),两不相符;一些胥吏手中又自有私册,乃至州县长官亦不能过问。清初之丁册,只是当差人数,实际丁口数并不只此。摊丁入地以后,户籍与赋役完全脱钩,登记的户口才比较接近实际。但又因保甲制度本身流弊,以及失去征课作用后官吏更自因循,仍难精确。
幼儿园两案九制是哪些?
幼儿园两案九制“两案”即:1、幼儿园新型冠状**肺炎防控工作方案;2、幼儿园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九制”即:1、传 染病疫情及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报告制度;2、幼儿园晨午检制度;3、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报告制度 ;4、复课证明查验制度;5、幼儿健康管理制度;6、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7、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8、健康教育制度;9、通风换气、消毒制度。
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农村宅基地登记?
这个是指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结合国家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有关要求,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纳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工作范围,实现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发证。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目标是在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前提下,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纳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基本实现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发证。这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产权基础,也是建立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检三建是什么?
三检:一是对委局机关、各派驻纪检组每月开展一次上班纪律检查;二是定期对纪检干部请销假情况进行检查;三是法定节假日前后开展上班纪律检查。三建:一是建立纪检干部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二是建立纪检干部请销假登记制度;三是建立受处分纪检干部登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