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节气[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指某一段时间内。]多在16℃左右,离初霜[初霜,亦称早霜,入秋后第一次出现的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落叶缤纷。

24节气霜降节气意味着什么

2、霜降的意思是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早霜》,由约翰·厄曼John Erman执导一部欧美剧情电影,上映时间为1985年1月1日。]”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终霜是指入春后最晚出现的一次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