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及时增减衣服,特别是老人家[老人家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对老年人的一种尊称,多用于口头语。],不宜赤膊[赤膊,也称赤背。]露体,也不宜穿太多,太暖。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上感冒,重则易染肺疾。
2、秋季[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养生要注重精神调养[调养,是指调治保养,使身体健康。]。*虚的人,肝火[肝火,中医名词。]易旺,动辄发脾气[发脾气是指儿童在受到挫折后哭叫吵闹的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津。到了秋天,其燥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个环就是要注重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一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多事之秋,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 duō shì zhī qiū,指的是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