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副栉龙[副栉龙(属名:Parasaurolophus)又名副龙栉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读音:fù zhì lóng。

副栉龙怎么读

2、副栉龙(属名:Parasaurolophus),又名副龙栉龙[龙栉龙,也叫蜥冠龙、蜥嵴龙、或蜥冠鳄,是种大型栉龙亚科恐龙,.生活在六千七百万年前(白垩纪)的北美洲、亚洲,地质年代约6950万到6850万年前 。]、似栉龙[似栉龙是鸭嘴龙的一种,身长约10米,身高约4米。]、拟栉龙[关于拟栉龙冠饰的功能有许多假设,但许多是不足采信的。]、似棘龙、拟棘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是鸭嘴龙[鸭嘴龙(hadrosaurs) 为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最大的有15米多长。]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白垩纪(英语:Cretaceous Period)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BC1.45亿年,结束于BC6500万年,历经8000万年。]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

3、已有三个被承认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P.walkeri)、P.tubicen、以及短冠饰的P.cyrtocristatus。副栉龙的化石发现于亚伯达省、新墨西哥州[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 -- NM),美国西南部4州之一。]、犹他州。副栉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

4、副栉龙是一种鸟脚类恐龙。它们生活在白垩纪的晚期,是鸭嘴龙类恐龙的典型代表。副栉龙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头上延伸出来的头冠,这个头冠呈棒状,比其他有头冠的恐龙的要长。

5、对于副栉龙头冠的作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头冠应该是它的发声器[动物发声的特殊结构。],可以用来报警或求救。不过这个发声器会因为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