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秦峰香 给各位分享科研攻关项目的做法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什么是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问什么是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根据国家每5年国民经济安排的计划,科技部门也在不同时期搞一个“五年”规划,如九五、十五、十一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就是“九五”期间制定的科技攻关项目计划,科技部及科技厅、市科技局也有专项类似计划。目前国家十一五计划实施即将结束,十二五计划编制开始。
科技局有什么项目工程吗?
1、国家科技项目简介 国家科技项目种类较多,根据我市科技资源状况,适合我市申报的项目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等。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攻关计划等技术水平较高,我市申报有一定难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专项基金,项目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创新性强,市场潜力大,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费8亿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专项资金,经费4亿元。——星火计划支持农业、涉农及乡镇企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经费1亿元。——火炬计划支持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列入后影响较大,可为申报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创造条件,经费不定。——重点新产品计划支持对我国产业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支农产品,经费1.5亿元。——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科技兴贸环境体系、技术贸易体系建设和面向国际市场的重点领域(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中医药、新材料等)项目,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该计划为新设计划,经费待定。2、省科技项目简介省新计划体系分为四大板块,即:由科技攻关计划和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组成的应用与开发研究;由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组成的科技产业化;由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组成的基础研究;由科研事业发展计划(暂定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中介服务体系组成的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总经费用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对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行贴息和优惠政策等支持,经费5000万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为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增设的**专项资金,经费预计1000万元,正在筹备中。——火炬计划:支持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科技攻关计划:涵盖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含中试、工业性试验)阶段,包括普通攻关、重点攻关和重大攻关三个层次。
科技兴农的主要成果?
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开创了水稻研究从传统遗传图谱向全基因组水平转变的先河,引领了水稻精准设计育种的新方向,攻克了水稻生产中产量与多个重要性状之间相互制约的世界性育种难题,突破了水稻超高产与高品质协同改良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奠定了我国在水稻新品种创制理论和技术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是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具有世界性、**性意义。
2.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全国水稻各科技创新团队,选育了多个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超级稻新品种,年均推广面积超过1.3亿亩,2018年“超优千号”品种在云南个旧再创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亩产1152.3公斤新高。超级稻的研发应用,成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协同攻关的典范,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3.水稻育种屡获重大新突破,育种水平又攀新高峰创新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建立了光温敏不育系的两系法**优势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实现了超级杂交稻超高产、米质优、抗性强的有机结合。提出超高产专用早稻育种理论与方法,并创制优质稻米新种质。培育了中嘉早17、龙粳31、五峰优T025等优质新品种,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4.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系列新品种国际领先开创了寒地早粳稻育种的独特理论与技术体系,在优异种质材料创制、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培育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在黑龙江省内外累计推广1.37亿亩。
5.节水抗旱稻—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节水抗旱稻是兼具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在高产水田种植,节水减排省工;在低畦易涝旱地种植,优化种植结构;在山改(坡、抛荒)地种植,拓展水稻种植面积。
6.我国首次鉴定玉米、水稻趋同选择的关键基因鉴定了调控玉米穗行数的关键基因KRN2,发现了水稻同源基因OsKRN2与玉米KRN2功能和选择机制保守,创制了KRN2和OsKRN2基因功能敲除的新材料,玉米和水稻的产量可分别提高10%、8%,并且无负面影响。为作物育种提供了战略基因资源,为作物驯化的机理解析和未来作物育种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为从头驯化或再驯化创制新型作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