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刘仁轨[刘仁轨(601年—685年3月2日),字正则,汴州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人。]、黑齿常之、娄师德[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唐朝宰相、名将。]、程务挺[程务挺(?-684年),洺州平恩人,东夷都护程名振之子,唐朝名将。]、李楷固[李楷固,武则天时代的契丹族将领,被武周朝廷封为燕国公。]等。
2、刘仁轨(601年—685年3月2日),字正则,汴州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人。唐朝宰相、名将,汉章帝刘炟之后。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他恭谨好学,博涉文史,直言敢谏。唐太宗时,累官至给事中。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文昌左相等职,封乐城郡公。镇守百济期间,他因救援新罗,并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
3、垂拱元年(685年),刘仁轨逝世,年八十四。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唐中宗即位,加赠太尉。唐玄宗时,追谥“文献”。天宝六载(747年),配享高宗庙廷。撰有《行年记》、《永徽留本司格后本》等,今已佚。
4、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人,黑齿氏,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生在百济。黑齿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详,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在百济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降唐后数十年,黑齿常之屡建战功,纵横青藏所向披靡,数破突厥,威震天下[威震天下,读音wēi zhèn tiān xià,汉语成语,威名传于全国,震惊世上。],进爵燕国公[燕国公,周朝时期燕国的国君,其中国公有20位。]。永昌元年,受酷吏周兴诬陷,黑齿常之含冤自缢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