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穆思晏 给各位分享壮乡有哪些民俗风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壮族有什么习俗?(壮族有什么风俗?)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壮族有什么习俗?
01歌圩歌圩在壮族地区很盛行。各地歌圩的日期不一样,但大部分以春秋二季最盛。往往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02歌会歌会与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从歌圩派生出来的。歌会的会期不一定,参加歌会的人数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会上所唱的歌,内容主要是以表现壮族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为主。03壮拳明代桂西壮人,男孩长到十多岁,就要教他习武。当地的土司提倡民众习武,群众也热爱武术,每当冬闲时节,壮乡的各个寨都会聘师傅传授武艺。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04壮族婚姻的“坐家”风俗曾经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者“坐家”,这种习俗就是,青年男女双方结婚之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05壮族戏剧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
广西壮族特色?
宾阳*龙节,有百龙舞宾州*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歌节,推出山歌擂台赛、千人竹杠阵等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
壮乡绣球是什么?
广南壮族五、六百年前就有抛绣球这一活动。绣球是姑娘们用不同颜色的小块绸布亲手缝制的,有园的、方的、八角形的,直径约六厘米。内装米、豆、沙子等物,重二至三两,绣球上端系一根彩绳。场地器材是在草坪或空地上竖一根高十公尺左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约一米多的四方或园木板,板中凿一直径六十公分的园孔,园孔周围有几个直径十五公分的小孔,大小孔上糊上颜色不同的纸,醒目而美观。杆高、板宽和园孔的大小以及场地情况可根据各地习俗而定。抛绣球时,把参加者分成若干队,男女分开,人数相等,各站一方。每次一男一女相对而投,抓住彩绳甩动绣球,当甩到用力均匀时,对准杆顶园孔投去,以穿过园孔多者为胜。广南壮族绣球不仅是当地民族娱乐用品,也是民族旅游商品。
壮族的特色有什么?
1、壮族舞狮舞狮有南狮、北狮之分。壮族舞狮在台上舞时,依次向东南西北方面表演,“抢青”是壮狮和舞狮活动中的礼节和表演动作。2、壮族赛龙舟壮族、汉族民间龙舟的龙头龙尾一般装成龙的形状,长短大小各地不同。比赛时以龙头的颜色和划船者的头巾、服色分为黑龙、黄龙、白龙、青龙、红龙等,每舟人数一般有20多人,多达28人,另有锣、鼓手各一人,掌舵一人,在一定距离内,以先到终点者为胜。